• 伯克希尔三年减持1840亿美元,巴菲特囤3817亿现金警示美股泡沫风险
  • 88彩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伯克希尔三年减持1840亿美元,巴菲特囤3817亿现金警示美股泡沫风险

发布日期:2025-11-23 14:50 点击次数:151

伯克希尔·哈撒韦最新的财报让市场为之一震,公司现金储备已经达到3817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然而,最耐人寻味的,是这家投资巨头连续三年净卖出股票,减持规模高达1840亿美元。这种“持币观望”的态度,与其以往的投资哲学似乎有些不相符,却又别有深意。

巴菲特的操作方式让人不禁回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他曾坐拥巨额现金,直到市场恐慌到冰点才果断出手抄底优质资产。同样,本季度他不仅减持了美国银行、花旗等传统金融股,还清仓了SPDR标普500指数ETF。市场热情仍在,但巴菲特却早早撤出,其目的很明显:规避系统性风险。

关于这位投资大师的减持逻辑,或许可以从一个简单的道理入手——你总不能在泡沫里跳舞,还指望脚底稳当。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强调,“股票是公司,不是数字”,这句话虽然简单,却能洞悉他的投资心态。他不是预测市场,而是冷静地选择规划未来。当股票的估值远超实际价值,当经济和金融体系开始失衡,与其冒险跟随市场情绪,不如手握现金,静待泡沫破裂。

除了减持,伯克希尔在回购股票方面的节奏也叫人渗透心凉。今年连续五个季度未回购股票,完全暂停了这一惯用策略,让人好奇巴菲特是否正在暗示什么。连年囤积现金的背后是对“安全”的执迷,他清楚:真正优质的标的现在极为稀缺,囤现金等机会永远比勉强投资来得划算。

再看看伯克希尔庞大的现金储备。这3817亿美元,不止是一个数字,更像一个战争中用来防守反击的“弹药库”。其中近1920亿美元投向收益率超过5%的美国国债,仅利息年收入就接近200亿美元,资产流动性极强。这种规模的现金储备,不但能应对任何突发经济形势,还能随时投入到更具战略价值的领域,比如资源类资产或新能源。巴菲特显然拿得住底牌,能等到所有玩家都露出弱点时才掏出王牌。

但也别以为巴菲特彻底从市场退场。他加仓西方石油的案例倒是说明了一个有趣的逻辑。他知道传统油气领域的过渡价值仍然存在,新能源则需要进一步发展。伯克希尔虽然持有100亿美元优先股略显浮亏,但每年稳拿8亿美元分红,怎么看都不像是失败的投资。巴菲特在市场布局中,从不追风,更不会盲目投资所谓“热点”。他看到的,是资源市场和新能源技术突破的两个契机:合理的估值和长期的安全边际。

更引人思考的是,巴菲特的不断调整给予了市场一个细微却沉重的警示信号:泡沫并不只是一个词,而是一种现实。美股市值与流动性供应的比率已经冲到互联网泡沫以来的新高,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金融市场的繁荣变成了一场危险的狂欢。但聪明钱已经开始撤离,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者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当前的市场狂热并不可持续。

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市场的疯狂也未必毫无意义。在这轮起落之间,普通投资者还能有一段时间来获取利润,但别忘了,巴菲特的减持背后强调了一条重要规则:创造财富,并不只是靠上涨时赚多少,要看下跌时守住了多少。对于希望在金融市场中长久存活的人来说,耐心比技巧更重要,尤为稀缺。

巴菲特曾有句名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今天的市场,无论是美股泡沫、人工智能的繁荣还是新能源领域的前景,这句话仍然适用。大多数人会纠结什么时间抄底才不至于吃亏,而真正的投资者早已聚焦风险在哪里,又该如何守住底线。不论投资小白还是高手,这份简单的哲学其实都可以带来启发。

所以我们是否该重新问自己:面对这个火热市场,我们是选择跟随狂欢,还是想办法稳坐船头?巴菲特只是用行动给出答案:别在泡沫里找机会,不如在恐慌中寻找价值。当更时机来临时,那3817亿现金流,足以证明耐心才是投资的最大收益。

而市场疯狂时,你真的保持了清醒吗?还是最终成为了狂欢的道具?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