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渴盼会晤之人,乘专机飞抵华夏。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此访意义非凡,其背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态度至关重要
  • 88彩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特朗普渴盼会晤之人,乘专机飞抵华夏。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此访意义非凡,其背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态度至关重要

发布日期:2025-09-03 22:45 点击次数:117

伊朗每卖出10桶石油,就有9桶运往中国。 这个数字背后,是中东一场悄然发生的权力转移——当美国航母还在波斯湾巡弋,伊朗高层却把目光投向了东方,连夜派专机直飞北京。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那会儿,国内超市的面粉价格已经比四年前涨了将近三倍,一公斤卖到15万里亚尔。 老百姓排队兑换外汇,经济制裁的绞索越勒越紧。

就在这当口,美国还对伊朗能源出口实施了新一轮制裁,以色列战机不停在伊朗领空边缘转悠。 双重压力下,德黑兰手中能打的牌不多了。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罕见用中文发布帖文,强调中伊两大文明古国要联手重塑全球格局。 这话不是说给自家媒体听的,是特意让北京看到他们的诚意。

特朗普政府一边放出狠话威胁“不谈就打”,一边又写信给哈梅内伊说要谈判。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套路,伊朗人太熟悉了。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的事,他们可没忘记。

伊朗内部也曾犹豫过。 总统佩泽希齐扬一度公开表示愿意与美国对话,但哈梅内伊坚决反对。 最后总统改了口风,说不会在威胁下谈判,还让特朗普“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德黑兰为什么选择北京? 看看2015年伊核协议的历史就明白了。 当年签字的六国中,只有中国和俄罗斯实打实履行了协议,该解除制裁就解除,该合作就合作。 英法德当了墙头草,美国更是直接退群。

于是三架专机几乎同时抵达北京。 伊朗副外长加里布阿巴迪带着核问题谈判底牌,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也跟着赶到。 这场闭门会晤,把特朗普的军事威胁变成了外交桌上的冷笑话。

伊朗手里不是没有王牌。 霍尔木兹海峡这个全球能源咽喉要道,就在他们控制之下。 每天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从这里经过,一旦封锁,世界经济都得抖三抖。

但伊朗始终没走这步险棋。 为什么? 因为中国买了他们九成的出口原油,封锁海峡不仅打击敌人,也会重伤自己。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了一句话:“中东冲突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很清楚!”这话听起来像是外交辞令,对伊朗却是定心丸。 意思是中方不会迫于压力中断与伊朗的正常贸易往来。

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萨维和议会议长卡利巴夫随即强硬表态,称已做好应对准备,如果敌人再次发动侵略,将做出“毁灭性”回应。 他们还关闭了西部和中部领空。

石油人民币结算成为破局关键。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对华石油出口将接受人民币结算。 这是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大规模使用人民币结算石油的国家。

中伊央行签署了15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德黑兰还在测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美元霸权的大堤,正被一点点凿穿。

俄罗斯的态度也很微妙。 普京虽然表示愿为伊核谈判“提供便利”,但伊朗内部评估认为,俄方可能借机要求美国在其他领域让步。 俄罗斯承诺的S-400防空系统,交付时间已经推迟了九个月。

中俄伊三国在恰巴哈尔港附近海域举行“安全纽带-2025”联合军演。 中国派出导弹驱逐舰包头舰、综合补给舰高邮湖舰,与伊朗的“贾马兰”号驱逐舰等十余艘舰艇共同参演。

演习涵盖打击海上目标、联合搜救等多个科目,得到南非、巴基斯坦、阿曼等国的观摩支持。 这不是普通的军事交流,而是三国加深战略互信的重要途径。

伊朗黑客组织“网络骆驼”攻击了以色列电力系统,导致特拉维夫多个街区停电。 作为报复,以色列摩萨德特工在迪拜刺杀了伊朗核科学家法克里扎德。

暗战在不断升级。 卫星图像显示,伊朗在福尔多地下核设施附近新建了三处导弹发射井。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在特拉维夫宣称:“伊朗的核设施必须被摧毁,无论付出多大代价。 ”

中伊之间那份《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文件袋上,印着中文与波斯语对照的“战略协作”字样。 协议中承诺的4000亿美元投资,涵盖高铁、港口、5G网络等关键领域。

伊朗经济学家算过一笔账:仅恰巴哈尔港改造项目,就能创造12万个就业岗位。 这对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伊朗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但进展并不顺利。 协议签署四年后,中国企业在伊基建项目仅完成3个,原计划是15个。 伊朗有过“变脸”的传统:2015年伊核协议刚签署时,他们曾暂停与欧洲企业的合作,转而寻求中国投资;等美国制裁压力减轻后,又重新向西方公司抛出橄榄枝。

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量同比暴跌40%。 伊朗要求中国提前支付石油款,却拒绝提供运输保险,导致中国企业不敢接单。 互利合作的路,走得并不平坦。

在德黑兰大学,学生们发起“我们要工作”运动,要求政府停止政治对抗,优先解决就业问题。 32岁的工程师礼萨说:“我们希望中伊协议能带来真正的改变,过去四年教训太深刻了。 ”

美国财政部宣布对5家中国企业和3家伊朗银行实施制裁,冻结其在美国的资产。 《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正在中东复制俄罗斯模式”,CNN播放伊朗民众排队购粮的画面,暗示“中伊合作加剧人道危机”。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先后访问莫斯科和北京。 在伊朗与美国举行第三轮核问题谈判前夕,德黑兰希望中方点头,成为伊核协议新一轮谈判的“担保人”。

伊朗人不想重蹈覆辙。 上一次伊核协议最大的问题就是“谁来保证”,美国说撕就撕,欧洲国家说话又不算,伊朗吃了大亏。这一次,他们想要更可靠的保障。

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清晰:反对扩散核武器,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主张通过外交方式解决分歧。中方扮演的是“平衡器”的角色,既不是美国的“传声筒”,也不会成为某一方的工具。

特朗普在谈判间隙公开表示:“伊朗必须明白,拥有核武器就意味着战争。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则反击:“美国的要求是霸权主义,我们绝不会屈服。 ”

伊朗曾提出“冻结部分核设施”换取美国解除石油制裁,美方不仅拒绝,还冻结了伊朗在海外价值70亿美元的资产。 这条路,走不通。

哈梅内伊说得明白:“长期冻结伊朗的核研发工作,譬如冻结10年或者12年,是无法接受的。 ”他强调:“一旦我们签署了核协议,应立刻解除对伊朗施加的所有金融和经济制裁。 ”

伊朗寻求的不是核武器,而是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哈梅内伊指出:“伊朗未来将迫切需要和平的核能。 如果现在不进行谋划,国家发展将受到阻碍。 ”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