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越作战前夕,张震广西视察塔山英雄团:过半新兵,毫无战斗力
  • 88彩
88彩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88彩 > 88彩介绍 >

对越作战前夕,张震广西视察塔山英雄团:过半新兵,毫无战斗力

发布日期:2025-09-18 02:06 点击次数:114

1979年2月17日,中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正式打响。

可你知道吗?

这一天并不是原定的作战时间。

早在开战前夕,时任总后勤部副部长的张震将军就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将作战时间推迟一个月。

这个建议可不是随便提的,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

张震将军在广西视察时发现,部队里过半新兵连枪都摸不熟,战斗力几乎为零。

这样的部队,怎么上战场?

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这一推迟,不仅让部队有了更多时间准备,也直接影响了整个战局的走向。

越南独立后,黎笋政府就开始搞事情。

排华、越界袭扰、打伤边境军民、推倒界碑、蚕食领土,甚至还侵占了南沙群岛96%以上的岛屿。

从1978年8月到1979年2月,越军武装挑衅700多次,入侵领土160多处,打死打伤我方军民300多人。

面对这种局面,外交协商已经行不通了,只能用“侵略者听得懂的语言”来对话。

1978年12月7日,中央军委决定对越南实施自卫还击作战。

张震将军作为总后勤部的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就开始琢磨后勤保障的问题。

张震将军心里清楚,这次作战规模大、兵种多、战线宽、方向多,还是热带山岳丛林作战。

我军自抗美援朝后就没打过这么大的仗,后勤保障压力可想而知。

弹药、油料、运输、技术,哪一样都不能出岔子。

他立刻召集总后勤部开会,制定了详细的保障计划。

弹药方面,抽查发现部队储备的弹药不仅数量不足,质量还差,很多炮弹根本打不出去,手榴弹有一半都炸不了。

张震将军赶紧让军工厂加紧生产,一边生产一边往边境运。

他还让人算了20天作战的炮弹消耗量,额外加了10%的损耗数,确保弹药供应充足。

油料问题也不小。

我军当时装备了大量坦克、摩托、步兵车,空军还要例行边境巡查,油料消耗巨大。

大庆和新疆是主产地,运输距离远,万一苏联在北面搞事情,油料供应就更难了。

张震将军决定提前运输油料,利用广西的天然溶洞储备,还专门架了一条油库直通南宁机场的输油管线,确保航空用油。

运输方面,他提出为每个野战军配备一个汽车团,军区掌握1到2个汽车团,还从西北军区调了一个汽车团待命于洛阳,专门由总后勤部指挥。

技术保障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18000辆汽车、坦克、高炮、摩托,还有战士的枪械,都需要定期养护和维修。

可当时我军缺的就是技术骨干。

张震将军从工厂抽调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到开战前夕,参战部队的军械装备完好率提高到了100%。

后勤保障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问题还是暴露了出来。

1979年1月中旬,张震将军和总政主任韦国清将军去广西检查备战情况,发现住房紧张、运力不够、训练不足,问题一大堆。

住房紧张是因为部队短时间内开拔广西、云南,集中地域的住房不够,很多战士到了广西没地方住。

群众倒是很支持,腾出民房给部队住。

张震将军觉得这样不是长久之计,命令后勤部门调拨帐篷、活动房架、凉棚、铺板,解决住宿问题。

运力不够的问题更严重,物资都堆在师里,运不下去。

张震将军立刻向中央军委申请,从南京军区、福州军区和总后勤部各调了一个汽车团支援前线,还让军交部制定了铁路、水路、公路和空中的运输保障方案,确保战时物资能送得上、运得下。

最让张震将军头疼的是军事训练不足。

在视察“塔山英雄团”2连时,他发现117人的部队里有57人是新兵,扩编后只进行了18天的军事训练。

射击训练过3次的有42人,2次的41人,剩下的只进行过1次训练。

单兵战术训练、以班为单位的进攻战斗训练,只有32人接受过,防御训练更是没研究过。

这样的部队,怎么出境作战?

怎么形成战斗力?

张震将军在后续调查中发现,像“塔山英雄团”2连这样缺乏训练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团的领导干部对部队的战斗力心里也没底。

张震将军觉得,住房和运输的问题努努力都能解决,但部队训练不足需要时间。

按照原定的作战时间,已经开战在即,可部队里还有不少新兵只接受了18天的训练,有的连武器都不熟悉,怎么上战场?

这事关系重大,直接影响到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胜利进程。

张震将军调查结束后,立刻回京向邓小平同志汇报了情况,建议将作战时间推迟一个月。

中央军委经过深入讨论,最终决定将进攻推迟到1979年2月中旬。

这一个月的时间,参战部队进行了部分适应性训练,储备了大量军用物资和装备。

作战28天,毙敌57000多人,自身牺牲6000多人。

战后统计显示,我军每天消耗的油料和弹药分别是抗美援朝时期的8倍和6倍。

正是因为有充分的后勤保障,才有了谅山战役等多场重大战役的全面胜利。

西方分析人士当时认为,中国推迟作战时间是出于对国际社会反应的担忧,邓小平计划访问美国和日本,是为了“试探民意”。

实际上,我们并不是犹豫,而是为了给部队留出足够时间进行充分的战斗准备。

最终的战斗结果证明,推迟一个月进攻的做法是明智之举。

如果不推迟,牺牲将会更大。

张震将军的建议和中央军委的决策,不仅改变了作战时间,也直接影响了整个战局的走向。

这一推迟,让部队有了更多时间准备,后勤保障也更加充分。

最终,我军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一胜利的背后,离不开张震将军的深思熟虑和中央军委的果断决策。

本文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