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超仅用四句话就排好了五虎将座次:关羽位列第二、张飞第五,那这第一的究竟是谁?
  • 88彩
88彩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88彩 > 88彩介绍 >

马超仅用四句话就排好了五虎将座次:关羽位列第二、张飞第五,那这第一的究竟是谁?

发布日期:2025-08-21 08:15 点击次数:91

青山如黛,剑气如虹。建安十七年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刘备大营内灯火通明。五虎将难得齐聚一堂,杯盏交错间,马超忽然起身,眼神凌厉如刀:"依我之见,云长居第二,翼德第五。"

此言一出,帐内俱寂。关羽捋须不语,张飞拍案而起,赵云与黄忠面面相觑。众人心中只有一个疑问:既然关二哥居第二,张飞列第五,那这第一究竟是谁?一场关乎荣誉、忠义与生死的较量,在这暗流涌动的时局中,悄然展开。

建安十七年初春,细雨绵绵。蜀汉大军驻扎汉中,与魏国军队隔江相望,剑拔弩张。刘备与诸葛亮计划北伐曹魏,为昭烈帝兄长报仇雪恨,同时光复汉室。

这日傍晚,雨停云散,夕阳的余晖洒在大营上空,为坚硬的盔甲镀上一层金色。刘备命人在中军大帐设宴,犒赏将士,商议军情。

帐中灯火通明,酒香四溢。刘备高居上首,左右两侧分别坐着文臣武将。诸葛亮、法正、庞统等谋士列于左侧,而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位虎将则排于右侧。其余将领如魏延、黄权等分坐两旁。

酒过三巡,众人的面色已略显红润,气氛也渐渐热络起来。

刘备举杯,环视众人,目光中透着几分感慨:"诸位将军,多年来随寡人南征北战,历经艰险,始终不离不弃。今日难得欢聚,何不畅所欲言?"

关羽轻抚长须,微微一笑:"大哥说得极是。只是军中规矩,还需谨记。"

张飞闻言,拍案大笑:"哎呀,二哥又板起脸来!今日君臣同乐,何必拘礼?来来来,我敬大家一杯!"说着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刘备摆了摆手:"云长所言极是,军中自当有序。不过今日确实可以稍微放松些。"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五位虎将,若有所思地说道:"今日我倒想听听,诸位心中,这五虎将到底谁最厉害?"

此言一出,帐中顿时安静下来。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先开口。其他将领也都屏息静气,等待五虎发言。

诸葛亮在一旁轻摇羽扇,笑道:"主公此问颇有深意。五位将军皆为国之栋梁,但若论战功战力,孰高孰低,确实值得一议。"

法正点头附和:"正是如此。我军即将北伐,若能确立五虎之序,对军心士气大有裨益。"

黄忠抚须道:"老夫年事已高,不与诸位小将争锋。但当年定军山一役,箭射夏侯,也算无愧于心了。"说完,他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关羽,眼中带着一丝试探。

众人都知道,定军山之战,黄忠立下大功,但关羽曾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老将不该贪功冒进。两人虽然表面和睦,但心中难免有些芥蒂。

赵云见状,急忙打圆场:"子龙不敢居功,长坂坡救少主,不过职责所在。若论功绩,云长、益德皆在子龙之上。"

关羽听到赵云提及自己,面色凝重:"赵将军过谦了。当阳一役,吾不过仗义而行,与子龙长坂救主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张飞见两位兄长如此谦让,不由哈哈大笑:"二哥总是如此谦逊。当年长坂桥上,我一声吼退曹军八万,也算立下大功!不过若论武艺,我还是甘拜二哥马下。"

众人纷纷点头,一时间帐中又恢复了热闹的气氛,众将领各自谈论着五虎将的功绩和武艺,唯独马超一言不发,静静饮酒,眼神深邃如潭水。

刘备注意到马超的沉默,不由问道:"孟起何故不言?莫非心中已有定论?"

马超闻言,缓缓放下酒杯,站起身来。他身材挺拔,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主公明鉴,孟起心中确有一番思量。"

"愿闻其详。"刘备示意马超继续。

马超环视众人,目光在每个人脸上略作停留,最后落在刘备身上,徐徐道:"自古论将,当以忠义勇智为先。五虎将中,各有所长,实难分高下。然若要论座次,孟起倒有一言。"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马超,就连一向稳重的诸葛亮也放下羽扇,侧耳倾听。整个帐内安静得能听见烛火的轻微爆裂声。

马超沉吟片刻,突然说道:"以孟起之见,云长居第二,益德应该第五。"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一片哗然。关羽眉头紧锁,张飞更是拍案而起:"马孟起!你这话何意?我张飞怎会排在最后?"

黄忠和赵云也是面露惊色,互相看了一眼,不知马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马超不慌不忙,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益德稍安勿躁,容我一一道来。"

帐中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等待马超接下来的话。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而诸葛亮则若有所思地抚摸着胡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马将军既然已定云长第二,益德第五,余下三人又当如何排序?"刘备问道,声音中透着几分好奇。

马超正欲回答,忽听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帐帘被掀开,一名满脸风尘的士兵匆匆进来,单膝跪地:

"报!前线探马来报,曹军主力已抵达汉水北岸,似有渡河之意!司马懿亲自压阵,军中还有一名神秘人物,据说武艺高强,曹军将士对其十分敬畏!"

刘备闻言,立刻起身:"诸位将军,暂且休议此事,先去应敌!"

五虎将齐声应诺,各自领命而去。马超临行前,意味深长地看了赵云一眼,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又转瞬即逝。

夜色如墨,雨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五虎将各自率军布防,严阵以待。关羽镇守江北要道,张飞据守南岸险要,马超、黄忠分列两翼,赵云则统领中军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前线。

三日之内,曹军数次试图渡河,均被蜀军击退。第四日黎明,大雾弥漫江面,如同一层薄纱,笼罩着整个战场。能见度极低,双方军队都提高了警惕,防备对方趁雾偷袭。

赵云身披银甲,手持亮银枪,亲自带人巡视营地,确保无误。当他巡视到靠近江边的一处高地时,发现一个孤独的身影站在那里,凝视着江面上的雾气。定睛一看,正是马超。

"孟起兄为何独自在此?"赵云策马靠近,轻声问道。

马超没有回头,似乎早已知道赵云会来。他望着江面上的雾气,语气平静:"子龙来得正好,我正有话想对你说。"

"是关于五虎座次之事?"赵云下马走到马超身边,两人并肩而立,俯瞰被雾气笼罩的江面。

马超点头:"正是。你我相交多年,我心中对你推崇备至,不知子龙可有察觉?"

赵云微微一笑:"孟起言重了。我等皆为蜀汉将领,不分彼此,何必论及高下?"

"话虽如此,但人心难测。子龙,你可知道,有人对你颇为不满?"马超突然转头,直视赵云的眼睛,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赵云眉头微皱:"此话从何说起?"

马超看了看四周,确保没有人偷听,然后压低声音:"前日宴席上,我言及五虎排序,其实是有深意的。云长居第二,益德第五,其中奥妙,子龙细想便知。"

赵云若有所思:"孟起的意思是......"

"我不便明言,只是提醒子龙,近日务必小心。特别是..."马超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号角声,紧接着是喊杀声和兵器碰撞的声音。曹军趁着大雾,发动了突袭。

两人互相使了个眼色,各自翻身上马,分头指挥军队应战。这一战持续了整整三日,异常激烈。曹军先是趁雾偷袭,后又分兵多路进攻,意图寻找蜀军防线的薄弱处。

最危急时刻,关羽险些被曹军包围,幸得赵云带兵及时赶到,两人合力杀出一条血路。张飞则在南岸据险死守,凭借一己之勇,硬是挡住了曹军精锐的多次冲锋。马超和黄忠则默契配合,一个冲锋陷阵,一个弓箭压阵,共同保卫两翼安全。

最终,蜀军凭借五虎将的出色表现和诸葛亮的精准指挥,大获全胜。曹军退回北岸,暂时偃旗息鼓。

战后,蜀营再次设宴庆功。帐中酒香四溢,众将士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刘备端起酒杯,向五虎将敬酒:"此战多亏诸位将军奋勇杀敌,寡人感激不尽!"

五虎将齐声回礼,各自饮尽杯中酒。

酒过半酣,刘备突然想起之前未完的话题:"孟起,前日之言未竟,今日可愿继续?当时你言云长居第二,益德第五,引得众人好奇,不知其余三人又当如何排序?"

帐中众将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马超放下酒杯,环视众人:"既然主公问起,孟起不敢不答。"

"请讲。"刘备示意马超继续。

马超缓缓起身,整了整衣襟:"前日我言云长居第二,益德第五,其实已包含深意。"

"何意?"张飞急不可耐地问道,显然对自己被排在最后仍有些不服。

马超微微一笑:"以古语推断,'老二'、'老五'之说,自然推出'老大'、'老三'、'老四'。"

众人恍然大悟,这是按照排行而论。

关羽捋须道:"按此排序,老大当是吾兄刘备,老三为黄忠将军,老四则是赵云将军了。"

"正是。"马超点头确认。

张飞听完,拍案而起:"不对!我与二哥和大哥结义,排行第三,如何成了老五?"

马超并不慌张,从容解释道:"益德所言不错,但我非是按照结义排行,而是依照年龄与入蜀先后。"

"此话怎讲?"黄忠拍案问道,老将军的目光炯炯有神,显然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云长年长于主公,故称'老二';汉升将军年事最高,故为'老三';子龙次之,排行第四;益德年纪虽长,却是五人中最晚随主公入蜀的,故列第五。"马超解释道,言语间条理清晰。

帐中众人议论纷纷,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特别是张飞,仍然对自己被排在最后感到不满,但又无法反驳马超的逻辑。

魏延忽然插话道:"马将军此言有理。五虎将军各有千秋,若论资历,确实如马将军所说。"

庞统也点头道:"孟起分析合情合理。不过,这只是从排行上说,若论武艺功绩,又当另当别论了。"

"那第一又是谁?难道是马超自己?"张飞不服气地问道,眼中闪烁着怒火,"孟起莫非要自封第一不成?"

马超闻言不怒反笑,目光如炬,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赵云身上:"五虎之首,自然非子龙莫属。"

此言一出,帐中顿时哗然。众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赵云?"张飞大声道,声如雷霆,"子龙虽勇,但论资历战功,如何能居首位?我等三兄弟跟随大哥出生入死,子龙虽忠,但居首未免太过!"

关羽也皱眉捋须,虽不像张飞那样直接表达不满,但眼中的疑惑显而易见:"子龙确实勇猛过人,但五虎之首,恐怕言之过早。"

黄忠抚须不语,只是目光闪烁地看着马超,似乎在揣测他这番话的真实用意。

赵云本人更是一脸讶异,连忙起身拱手:"孟起此言差矣!子龙何德何能,敢居诸位之上?翼德将军、云长将军随主公出生入死,汉升将军年长有德,孟起兄自己也是盖世英豪,子龙不过是尽忠职守,怎敢居首?"

马超不慌不忙,缓缓举起酒杯,示意众人安静:"诸位且听我道来。"帐中喧哗渐息,所有人都期待马超的解释。

马超看着众人专注的目光,缓缓道出自己的理由:"我用四句话定下五虎座次:云长为老二,翼德为老五。据此推论,老三是汉升,老四是我马超。至于第一..."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

"五虎之首当属子龙。云长曾降曹操离过主公;益德暴躁,时有失言争执;汉升先事刘表、刘璋后归主;我马超曾结张鲁而后归附。唯有子龙,自184年起追随主公四十余载未离,忠心可鉴,战功卓著,当之无愧为五虎之首!"

马超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帐中,众人皆被他的气势所震慑。一时间,帐内鸦雀无声,众人细细思量马超之言,不得不承认其中有理。

关羽是第一个打破沉默的。这位威震华夏的"美髯公"捋须沉思片刻,随后庄重地抱拳道:"孟起之言有理。子龙确实忠心耿耿,且战功赫赫,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少主,此等忠勇,吾辈难及。若论始终如一的忠诚,子龙确实当之无愧。"

张飞虽然面色仍有不悦,但听了二哥的话,也不得不点头认同:"子龙一直默默无闻,从不居功自傲,确实令人敬佩。若论忠心,我等确实不及。"

黄忠抚须微笑:"老夫年纪最长,反倒排在第三,也算合情合理。子龙能居首位,实至名归。"

就连刚才还对赵云有些微词的魏延,此时也不得不承认:"子龙将军确实是我军中少有的忠义双全之人,若以忠心论,确实无人能及。"

赵云连连摆手,脸上露出尴尬之色:"诸位谬赞了。子龙不过尽忠职守,何德何能居于诸位之上?马将军此言,恐怕会引起军中不和,实在不妥。"

此时刘备站起身来,环视众将。这位蜀汉的开国之君,眼神中透着智慧和坚定:"孟起所言极是。子龙追随寡人最久,忠心耿耿,战功卓著,若论五虎之首,非子龙莫属!"

诸葛亮也点头微笑,羽扇轻摇:"主公明断。五虎将军各有所长,但若论忠诚与始终如一,子龙确实当之无愧。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子龙将军正是如此品性。"

法正也在一旁附和:"孔明先生所言极是。子龙将军多年来追随主公,未曾有过二心,此等忠义,实为我等楷模。"

赵云见主公和军师都这么说,只得谦虚应下,但脸上仍有不安之色,似乎对突然被推到这样的高位感到不适。

就在众人纷纷称赞赵云之际,马超却突然话锋一转:"然而,子龙虽为五虎之首,但近来却有人对此心存不满,暗中使绊子。"

此言一出,帐中气氛顿时凝固。刘备面色一沉:"孟起此言何意?"

马超环视众人,目光犀利如刀,缓缓道:"近日军中有流言,说子龙与魏延私交甚密,两人常常密会,恐有不轨之心。此事传得沸沸扬扬,不知是何人所为。"

赵云闻言大惊,霍然起身:"此乃污蔑!我与文长将军不过是讨论军务,绝无二心!"

魏延也怒目圆睁:"谁敢如此造谣?我魏延虽有不足,但对主公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刘备眉头紧锁,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此事我也有所耳闻。子龙,你与魏延确实来往频繁?"

赵云正色道:"回主公,文长将军熟悉北伐路线,我等不过是研究军情,绝无他意。近日确有人在军中散布谣言,说我与文长图谋不轨,但此事纯属子虚乌有!"

马超继续道:"不仅如此,还有人在军中散布消息,说子龙对主公有所不满,认为自己功高却不受重用,心中颇有怨言。"

赵云闻言面色铁青,拍案而起:"荒谬!我赵云何时有过此等言论?若有人亲耳所闻,请站出来对质!"

帐中众人面面相觑,气氛越发凝重。

刘备面色阴晴不定,目光严厉:"孟起,你既知此事,可知是何人在背后散布流言?若无确凿证据,贸然指认,恐怕会引起军心不稳。"

马超沉思片刻,环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一个人身上:"若我没猜错,应是法正大人所为。"

"法正?"众人皆惊,目光齐刷刷投向坐在文臣一侧的法正。法正乃蜀汉重臣,深受刘备信任,为何会做出如此事来?

法正闻言大惊,霍然起身:"马将军此言从何说起?我与子龙素无仇怨,为何要散布这等流言?"

马超冷笑道:"法正大人一向心思缜密,善于权谋。他与魏延不睦已久,人尽皆知。而子龙与魏延交好,法正便欲借此离间子龙与主公的关系。"

法正面色铁青,急道:"主公明鉴,此事绝非孤所为!孤为蜀汉重臣,岂会做出如此小人行径?"

刘备沉声道:"孟起,你有何证据?"

"前日子龙与我在江边谈话时,我便提醒他有人对他不满。实际上,我曾亲耳听到法正与别人谈论此事。他忌惮子龙威望日隆,担心影响他在朝中的地位。"马超的语气坚定,丝毫不退让。

法正怒极反笑:"马将军,你我同为蜀汉重臣,何必如此诬陷?莫非你另有所图?"

马超不为所动:"我只说实情,由主公和诸位判断。"

帐中气氛剑拔弩张,众人都屏住呼吸,等待事态的发展。

赵云长叹一声,打破了沉默:"我一心为国,却不想遭此猜疑。若因我而导致军中不和,不如请主公革去我的职务,我愿退居后方。"

关羽见状,不由拍案而起:"子龙忠心,天地可鉴!若有人敢诬陷,我关羽第一个不答应!"

张飞也怒目圆睁,手按刀柄:"欺我兄弟,便是与我张飞为敌!法正,你若真有此心,今日便说个明白!"

黄忠虽年迈,但也正色道:"老夫虽年高,但对正邪曲直还能分辨。子龙绝非奸邪之人!若有人暗中使绊,当受军法处置!"

魏延更是怒不可遏:"我与子龙将军共事多年,从未有过二心。若有人借我之名污蔑子龙,我定不会善罢甘休!"

刘备见众将如此维护赵云,心中已有定论,但仍需谨慎行事:"来人,去请庞统先生前来!"

不多时,庞统被请入军帐。见众人神色不对,庞统问道:"不知主公召见,有何要事?"

刘备将事情经过简述一遍,然后问道:"凤雏先生聪明过人,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庞统思索片刻,回答道:"此事关乎军心士气,不可轻忽。依我之见,不妨暗中派人调查,看是否有确凿证据。若法正大人真有此事,当依军法处置;若无,也需查明真相,以正视听。"

刘备点头:"凤雏之言有理。"转向众人,"此事暂且搁置,待查明真相再作定夺。"

就在此时,帐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匆匆进来报告:"启禀主公,我军巡逻队在河边抓到一名可疑人物,自称是曹军细作,要求见主公!"

众人闻言大惊,刘备立即下令:"带上来!"

不多时,一名满身血迹的男子被押入帐中。此人面容憔悴,衣着破烂,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决然。

"说!你是何人?为何要求见我?"刘备厉声问道。

那人艰难地跪下,声音嘶哑:"在下曹军偏将张辽麾下校尉,姓孙名勇。我奉命混入蜀军,散布流言,离间贵军君臣关系。今因良心发现,特来自首,望主公明察!"

帐中众人哗然,谁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

"详细说来!"刘备命令道。

孙勇颤抖着回答:"两个月前,曹丞相得知刘主公即将北伐,特意派遣我等十余人混入蜀军,散布流言,意在离间君臣,瓦解蜀军。我们被分派到不同的营区,专门针对蜀军将领之间的关系制造矛盾。"

马超追问:"那你们为何专门针对赵将军?"

孙勇道:"曹丞相曾言,蜀军五虎将中,最让他忌惮的便是赵云将军。赵将军不仅武艺超群,更是谋略过人,忠心耿耿,若他统帅蜀军主力北伐,必成大患。故而命我等先从赵将军下手,离间他与刘主公的关系,再挑拨他与其他将领的矛盾。"

赵云闻言,面露惊色:"曹操竟如此忌惮于我?"

孙勇继续道:"不仅如此,曹丞相还特意派人装扮成法正大人的亲信,四处散布谣言,意在嫁祸于法正大人,使主公猜忌重臣。"

法正闻言,松了一口气:"主公明鉴!此事果然与我无关!"

刘备点头:"法正无需多言,寡人自有公断。"转向孙勇,"你为何突然自首?"

孙勇苦笑道:"曹军中亦有派系之争。我等本为张辽将军麾下,与司马懿素来不和。此次北伐,司马懿掌握兵权,对我等多有刁难。前日战败后,司马懿竟欲以军法处置我等,说我等临阵不前。我知必死无疑,不如投诚蜀汉,求一条生路。"

刘备思索片刻,问道:"你可知曹军接下来的计划?"

孙勇点头:"曹军虽暂时退却,但已派遣奇兵从西路迂回,意图偷袭蜀军后方。三日后将有一支精锐部队,约五千人,从子午谷出发,直取汉中。"

刘备闻言,转向诸葛亮:"军师,你看此人所言可信?"

诸葛亮沉思片刻:"若属实,此乃军中大事。不妨派人暗中查证,同时加强西路防守。若发现曹军踪迹,便可确认此人所言不虚。"

刘备点头同意,随即下令:"赵云、魏延,你二人即刻率军五千,前往子午谷设伏,若发现曹军,务必全歼!"

赵云和魏延领命而去,马超则请命随行:"主公,子龙与文长二人刚刚遭受流言之苦,若独自出战,恐怕军中又起闲言。不如让我随行,也好证明他二人清白。"

刘备思索片刻,同意了马超的请求:"孟起所言有理。你三人可同行,务必小心谨慎。"

三人领命离去,迅速调集兵马,连夜奔赴子午谷。

子午谷位于汉中西北,地势险要,两侧山高林密,是兵家必争之地。三人商议后,决定分兵三路设伏。赵云率军守在谷口,魏延驻扎在谷中,马超则领兵隐藏在谷尾,形成三重包围之势。

第三日黄昏,果然有一支曹军精锐从谷中缓缓前进。为首的将领正是曹操麾下的猛将徐晃。赵云见机会来临,立即下令鸣金,三路伏兵同时杀出。曹军猝不及防,陷入重围。

徐晃虽勇猛,但寡不敌众,且对地形不熟,最终被马超生擒。曹军精锐尽数被歼,蜀军大获全胜。

三人押解徐晃回到大营,刘备大喜过望,当即设宴庆功。席间,马超举杯对赵云敬酒:"子龙将军智勇双全,此次伏击大获全胜,正是五虎之首的风采!"

赵云谦虚回敬:"多亏孟起兄和文长的配合,才能取得如此战果。"

刘备见状,笑道:"孟起所言不虚啊!连曹操都如此忌惮子龙,可见子龙确实当得起五虎之首的称号!"

马超哈哈大笑:"诸位现在明白了吧?我为何说子龙为五虎之首?不仅因为他忠心耿耿,更因为连曹操都对他如此忌惮!曹操号称治世之能臣,用人眼光自然独到。他既然最忌惮子龙,足见子龙之能!"

关羽捋须微笑:"看来孟起早已洞悉此事,故意借五虎排序之争,引出曹军细作。"

马超点头:"正是。我前几日便发现军中有异常,多有谣言四起,怀疑有曹军细作,但苦无证据。今日故意在此事上做文章,引蛇出洞,果然有所收获。"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马超的一番话,不仅是为了确立五虎座次,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计谋,意在揪出潜伏在军中的奸细。

刘备拍案称赞:"孟起智谋过人!若非你设此疑局,恐怕我等还被蒙在鼓里。"

法正也松了一口气,对马超拱手致歉:"马将军高明,法正误会了你。"

马超摆手道:"法正大人无需言谢。我们同为蜀汉臣子,本当同心协力。"

赵云对马超拱手道:"多谢孟起兄相助,否则我还被蒙在鼓里。"

马超摆手道:"子龙无需言谢。我等兄弟,本当如此。曹军细作意图离间我军将领关系,我们越是团结,越能使敌人计谋落空。"

此事过后,五虎将关系更加亲密。刘备也正式确定,赵云为五虎之首,关羽次之,黄忠第三,马超第四,张飞第五。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一个月后,蜀军大举北伐。在进攻洛阳的途中,大军遇到了曹军的顽强抵抗。一天深夜,赵云巡营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鬼鬼祟祟地在大营外徘徊。定睛一看,竟是之前自首的曹军细作孙勇。

赵云立即上前将其擒获:"孙勇,你不是已经投诚了吗?为何还在营外鬼祟?"

孙勇面露惊恐:"赵将军明鉴!我只是夜里睡不着,出来走走!"

赵云不信,命人搜身,果然在孙勇身上发现了一封密信,上面详细记录了蜀军的部署和兵力分布。赵云大怒,立即将孙勇押回大营。

审讯中,孙勇终于承认,他的自首只是曹操的又一个计谋。曹操故意让他投诚,一方面试探蜀军虚实,另一方面继续离间蜀军将领关系。子午谷之战的情报是真的,但目的是让蜀军相信孙勇的忠诚,从而放松警惕。

然而,孙勇没想到的是,赵云如此警觉,自己还是被抓了个现行。

刘备听闻此事,不由感慨:"曹操诡计多端,若非子龙警觉,我军恐有大患啊!"

马超闻讯赶来,对赵云竖起大拇指:"子龙果然名不虚传!曹操使尽心机都无法动摇你的忠心,更无法逃过你的眼睛。五虎之首,当之无愧!"

赵云谦虚道:"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不敢居功。"

此事过后,曹操知道自己的计谋已经败露,不得不改变策略。他亲自率军迎战蜀军,在洛阳城下摆下阵势。

决战之日,曹操亲临阵前,对面则是蜀军五虎将全部出动。曹操目光扫过五人,最后定格在赵云身上,不由感慨:"赵子龙果然名不虚传,能令我如此忌惮。若你早年追随于我,今日天下何愁不定!"

赵云昂然回应:"我赵云一生只认一主,既随刘皇叔,便死而后已!"

曹操闻言,不由叹息:"忠义之士,可敬可畏!"

接下来的大战中,五虎将各显神通。关羽威震华夏,张飞怒吼震天,黄忠老当益壮,马超勇猛无敌,而赵云则如同天神下凡,所向披靡。最终,蜀军大获全胜,曹操败退。

北伐之战中,赵云统领前军,屡建奇功。曹操见赵云出战,总是亲自督战,可见其忌惮之深。

战后,刘备设宴犒赏三军,特别嘉奖了五虎将的战功。席间,刘备感慨道:"多年来,五虎将随寡人南征北战,功勋赫赫。今日北伐大捷,更是五虎将齐心协力的结果。来,寡人敬五位将军一杯!"

五虎将起身回敬。饮毕,刘备继续道:

"孟起当日四句定下五虎座次,引出曹军细作,可谓智勇双全。子龙忠心耿耿,战功卓著,为五虎之首,当之无愧。云长威震华夏,汉升老当益壮,孟起勇冠三军,翼德忠勇无双,五位将军各有所长,共同支撑我蜀汉江山,寡人何其有幸!"

五虎将齐声回应:"这是我等职责所在,不敢居功!"

诸葛亮在一旁微笑道:"五虎将军忠心耿耿,武艺超群,乃我蜀汉之福。主公有此良将,何愁大业不成?"

后来的历史证明,马超的眼光独到。赵云作为五虎之首,不仅忠心耿耿,且智勇双全,成为蜀汉军中的中流砥柱,为汉室复兴立下不朽功勋。

在刘备去世后,赵云继续辅佐刘禅,直到六十多岁时壮烈牺牲于前线。临终前,他仍不忘嘱咐儿子赵统:"吾一生追随先帝,死而无憾。汝当继承吾志,忠心报国,无负先帝知遇之恩。"

赵云死后,诸葛亮亲自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并作挽联道:"忠心耿耿,四十余年如一日;智勇双全,千古将星照汉天。"

后人评价赵云,皆称其为"蜀汉第一忠臣",与关羽的"义绝"、张飞的"勇猛"、黄忠的"老当益壮"、马超的"西凉锦马"并称,共同铸就了蜀汉五虎将的不朽传奇。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