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实用心理《5分钟心理学》 图片 配合下方音频阅读,体验更佳。 图片 柠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图源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明明是下周一就要交的报告,非要拖到周日晚上熬夜赶工; 健身卡办了一个月,愣是没踏进健身房半步; 看着待办事项越积越多,人就是提不起劲动起来…… 丨每次拖着不做,事后又会懊恼得不行; 丨但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是会重蹈覆辙。 这个死循环到底该怎么破?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聊聊这个话题。 1 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 很多人以为拖延就是懒,但在心理学看来,真正让我们拖延的,不是“不想做”,而是“不敢开始”。 你可以回忆一下,你在拖延前,大脑里是不是都在想: 做这件事可能遇到的麻烦和困难,这样一想,就感觉很烦躁不舒服,然后你就给自己找理由不做了。 就像你打开电脑要写方案,一想到可能写不好,就不自觉地刷起手机,一刷就是两小时。这种拖延行为其实就是为了避开不适感。 但是,这些事真那么难做吗?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任务难易评估偏差。 简单来说: 就是你的大脑会自动把任务的难度放大,同时你又不相信自己有应对的能力,这时候自然就想要逃避了。 说白了,就是你把自己吓着了。 比如: 老板让你整理一年的报表,你一听就觉得是个大工程,想想都头大。 但事实是,当你真的开始做之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这就是典型的评估偏差。 2 其次,过度追求完美也是造成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拖延症患者其实不是不想好好做事,恰恰相反,是太想做好了! 因为怕做得不够好,怕丢脸,干脆就拖着不做。 这样就算最后真没做好,也可以说是时间不够。 这种完美主义倾向会让我们把任务妖魔化,总觉得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才能开始。 实际上,很多任务根本不需要那么完美,先开始才是最重要的,然后在反馈中慢慢完善。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图片 既然知道拖延的心理成因,那到底该如何破解呢?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实用的方法: 1 第一个方法是5分钟法则。 图片 当你想做某件事但又不想开始时,告诉自己: “就做5分钟,5分钟后不想做就停。” 而5分钟后,你往往已经进入状态,也就不会想停了。 2 第二个方法是拆解任务。 图片 把一个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就拿写毕业论文来举例,你可以拆解成: 1.确定选题 2.查阅10篇文献 3.完成提纲 4.写第一个章节 …… 每完成一个小步骤就打个勾,这种成就感会让你不断地产生动力,直到最后完成。 3 第三个方法是制造启动环境。 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拖延,是因为环境太容易让人分心。试着这样做: 把手机放到另一个房间 清理办公桌上的杂物 准备好需要的工具 泡杯喜欢的茶或咖啡 这些小小的仪式感,会给大脑一个要开始工作的信号,这样你就更容易进入状态。 4 最后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 调适心理,允许自己不完美。 图片 我们的大脑有个特点,越是不允许的事,越会产生抗拒。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又在拖延时,别急着批评自己,试着用温和的语气说: “看来我现在还不想做这件事,那就先放松一会儿吧。” “这次拖延了也没关系,下次再试。” 这种温和的态度反而能减少内心的抵抗,让你更快地重新开始。 拖延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心理挑战。 与其等到完美再来开始,不如先做一个60分的版本,只有先开始了,才会变得完美。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你有其他困扰,可以找老师聊聊哦。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 最后,柠檬想说 ♡ 如果你现在内心很迷茫,可以试试做一次心理咨询,让咨询师帮助你找到方向。 想要预约的柠友,可以直接关注我们公众号【柠檬心理FM】,回复:咨询,就可以啦。 图片 如果此刻的你有一些烦恼无法解决,或有一些困扰等待解答,可以考虑柠檬心理,我们会为你提供适合你的心理健康服务。 这里的心理咨询师,都拥有20年的咨询经验,擅长不同方向,拥有不同的咨询风格,可与你进行线上/线下1对1心理咨询服务,他们专业、诚挚,且已经准备好。 ▼扫码可预约咨询▼ END 更多推荐 总有一本书,能让你在字里行间汲取到无尽的力量,我们通过阅读、分享与交流,让心灵世界得以疗愈和成长。 在【柠檬心理读书疗愈群】,你可以: ☑ 深入探索心理学的奥秘; ☑ 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 掌握更多实用的心理小技巧; ☑ 让自己在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 与书为伴,共同成长,加入我们,找到内心的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扫描立即加入疗愈读书群▼ 点个“在看”,关注心理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