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要求美国制裁中国”的新闻标题下,基辅当局却拿不出任何证据。 泽连斯基政府一边宣布制裁5家中国企业和53名个人,指控他们“支持俄罗斯军事行动”。 一边在记者追问证据时,只能重复“60%俄武器含中国零件”的模糊说辞。 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出现在俄军攻占顿涅茨克要塞捷尔任斯克的同一天。 特朗普的回应更耐人寻味。 他在社交媒体突然宣布:“已下令两艘核潜艇部署到适当区域”。 导火索是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警告:“俄罗斯保留着苏联时期的终极核打击能力”。 但特朗普拒绝说明潜艇型号,也没透露具体位置。 这种模糊的威慑,恰好发生在俄罗斯远东核潜艇基地遭遇8.8级强震之后。 战场上的乌克兰正节节败退。 7月31日深夜,309架无人机和8枚导弹砸向基辅。 空袭摧毁了承担2万儿童治疗的Oftamodit眼科医院,有毒烟雾笼罩全城。 31名平民死亡名单里有5名儿童。 俄军的新战术让防御更艰难:先派廉价无人机消耗防空导弹,再用电子战无人机瘫痪雷达,最后用温压弹无人机终结目标。 东线更惨烈。 被称为“顿巴斯盾牌”的捷尔任斯克市陷落,这座乌军经营十年的堡垒区有37个钢筋混凝土工事。 它的失守让俄军直扑斯拉维扬斯克。 在红军城,俄军采用煤矿隧道渗透战术,敢死队从地下绕到乌军后方引导轰炸。 卫星图证实,俄军已切断T0515和E50两条补给公路。 当乌军第155旅溃败导致防线瓦解时,乌克兰外长瑟比加突然转移焦点。 他公开呼吁美国对中国和印度实施“二级制裁”,理由是“中印购买俄能源资助战争”。 这个指控很快被数据打脸:欧盟去年购买俄罗斯天然气花费230亿欧元,超过其对乌援助总额。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迅速反击:“若中国军援俄罗斯,战局根本不会僵持到今天”。 中方指出,乌克兰的制裁既无联合国授权,也不符合国际法。 被制裁的中国企业已启动法律维权程序。 普京的应对显得游刃有余。 在瓦拉姆岛会见白俄总统时,他宣布俄军接收首批“榛树”高超音速导弹。 这种射程5500公里的武器无法被现有反导系统拦截,15分钟就能覆盖西欧主要城市。 同时他放软姿态:“俄方愿意等待乌克兰回到谈判桌”。 特朗普设定的8月8日停火期限正在倒数。 他威胁对俄罗斯石油实施100%关税,还要制裁继续购买俄能源的国家。 但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冷笑回应:“每个最后通牒都是向战争又进一步”。 欧洲的援助体系开始裂缝。 比利时申请的70-110亿欧元武器贷款,审批流程长达18个月。 德国议会43%议员公开反对继续援乌。 欧盟更以“反腐不力”为由,砍掉15亿欧元援助。 前线的乌军士兵承受着最真实的代价。 在恰索夫亚尔战场,双方士兵在60米高废石堆上肉搏。 俄军出动BMPT“终结者”装甲车碾压防线,乌军靠地道网殊死抵抗。 而俄军内部流传着更黑暗的纪录:拒绝冲锋的士兵被绑在树上,由无人机投弹处决,军官们称这叫“归零”。 基辅市中心,救援队还在Oftamodit儿童医院废墟里挖掘。 180名救援人员和60台设备连续作业三天,修复进度卡在70%。 市长看着12个街区断水区域苦笑:“重建速度永远追不上破坏速度”。 泽连斯基在空袭夜间的视频讲话里强调:“乌克兰已准备好领导人会谈”。 但他坚持的前提是“恢复1991年边界”,这与普京要求的乌军撤出四州条件完全相斥。 美国前驻乌克兰大使威廉·泰勒看得明白:“特朗普逐渐意识到,让分歧严重的双方达成协议需要时间”。 当初“24小时结束战争”的承诺,在坦克履带碾过战壕时早已褪色。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