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专家罗伯特·法利近期抛出一个大胆设想:若台海爆发冲突,美军用首轮导弹摧毁中国航母或两栖攻击舰,中国就可能因"心理震慑"选择退让谈判,避免战争升级。 这一观点由美国肯塔基大学帕特森学院的安全政策学者法利提出,他长期研究中美军事对抗,曾在2017年预测"中美战争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如今他再次强调,美军应通过"精准打击"中国核心舰艇(如福建舰或075型两栖舰),迫使中国"理性止损"。 法利的"有限打击"剧本 法利认为冲突会逐步升级:台海摩擦→美军增兵→中国反制→经济对抗→美军发动首轮打击。 他设想美军利用潜艇、远程导弹或隐形战机,突然击沉中国一艘航母或两栖舰,尤其是象征技术跃升的福建舰。 这既能重创解放军远洋战力,又能向中国传递威慑信号:"继续打下去损失更大"。 支撑这一设想的依据是美军的"技术自信":美军航母战斗群经验丰富,反导系统成熟,而中国航母编队"目标大、易暴露"。 法利还援引冷战时期的"威慑理论",称大国在面临重大损失时会妥协,如同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苏联。 现实差距:中国不是伊拉克 然而,法利的推演被多方质疑脱离现实。 中国海军早已不是"活靶子" 055型万吨驱逐舰搭载112单元垂发系统,配合HQ-9B防空导弹和舰载激光武器,构筑了远中近三层防御网。 J-20和J-35隐形战机为航母提供空中掩护,PL-17空空导弹可拦截400公里外目标。 卫星监控体系(如"天网-3"系统)实时追踪西太美军动向,大幅压缩突袭窗口。 "航母杀手"反制美军优势 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覆盖4000公里,具备高超音速突防能力。 鹰击-21舰载反舰导弹射程1500公里,055型驱逐舰可在美军航母打击圈外发动攻击。 2025年美军兵推显示,解放军火箭军可在开战数十分钟内对关岛、冲绳基地发动饱和打击。 误判一:低估中国战略意志 法利假设中国会因舰艇损失"理性退让",但台海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 美国防部报告指出,中国89%民众支持"不惜代价实现统一"。 历史经验印证抗压韧性:朝鲜战争中,装备落后的志愿军迫使美军回到谈判桌;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1979年中越战争均显示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绝不妥协。 误判二:忽视体系化作战能力 中国海军已形成"航母+导弹+核潜艇"三位一体体系。 即使损失一艘航母,解放军仍可依托陆基导弹、轰炸机和潜艇继续作战。 例如094A核潜艇搭载巨浪-3导弹,射程1.2万公里;轰-6K携带空射反舰导弹,威慑第二岛链。 反观美军,其航母面临"老龄化"危机:11艘核动力航母平均舰龄超30年,福特级电磁弹射故障频发。 美军60%驱逐舰超龄服役,维护成本飙升。 美军的焦虑与赌徒心态 法利的观点暴露了美国战略界的深层矛盾:既想维持西太霸权,又无力承担与大国全面冲突的代价。 2021年美国国会警告:若台海开战,中国导弹可摧毁美军90%前沿战机。 美军试图用"低成本巡航导弹"平衡差距(如洛克希德改装货机方案),但难以抗衡中国工业化造舰速度——2025年中国新服役舰艇总吨位达15万吨,五年内舰艇数量或反超美国。 危险的误判可能引发灾难 法利设想"打沉一艘福建舰逼中国谈判",但现实可能是:解放军反击关岛基地,瘫痪美军西太支点。 冲突升级触发核威慑,美国拥有5000枚核弹头,中国仅600枚,但巨浪-3导弹已具备二次核反击能力。 全球经济将因供应链断裂、能源危机陷入瘫痪,远超俄乌冲突的影响。 霸权思维难撼大国决心 法利的"首波打击威慑论",本质是冷战式"武力讹诈"的延续。 但今日中国拥有完整国防体系、全球最大造船产能和民族共识支撑。 正如中国网友戏谑回应:"击沉一艘福建舰? 中国会造五艘更先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