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17年时间,耗资160亿美元,加州的高铁计划连一条铁轨都没铺完。 这么离谱的事,竟然在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搞出来了。美国的基础设施水平,为啥反倒跟他们的经济到底差了哪点儿?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美国梦的泡沫,17年未铺一寸轨的世纪工程 荒凉的加利福尼亚中央谷地,几座混凝土桥墩孤零零地耸立在农田中间,既不接轨道,也没有列车经过——这是美国花了160亿美元之后,留下的唯一“遗产”。 2025年7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宣布彻底停止对加州高铁项目的联邦资金援助,形容它为“祸患一场、严重超支的‘通往虚无的高铁’”。 自2008年开始,这条连接旧金山和洛杉矶的高铁线路,整整花了17年时间和160亿美元,结果连一寸可以跑车的轨道都没铺好。 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也忍不住唉声叹气,说这项目管理乱得一塌糊涂,还搞资金滥用,打算审查所有拨款,甚至可能收回资金。原本被认为是美国交通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现在变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还成了国家基础设施能力的讽刺笑话。 当时的设计方案真让人激动:全长1287公里,计划时速达到350公里,整个行程只需要2小时40分钟。 项目投入达到了330亿美元,打算在2020年正式通车。这条线路被吹捧成绿色出行的模范,承诺每年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少跑掉30万辆车的尾气。 经过十七年,现实跟当初的愿景差距越来越大。据2025年6月美国交通部的报告显示,这个项目的预算已经跳升到1280亿美元,几乎是最初计划的4倍;而原定2020年通车的时间也一再推迟,改到2033年,甚至可能还要再拖一段时间。 更让人咋舌的是,这17年花的钱里,160亿美元只做了22英里的填土工程和11座立交桥,至今连一段能跑的轨道都还没铺好。 政治皮球的游戏,两党博弈摧毁高铁生命线 加州高铁的挫败,简直就是一出政治悲剧。这项目变成了美国两党间的“乒乓球”,政权更替时老被甩回来,一次次被打得稀巴烂。 奥巴马政府此前投入了35亿美元来推动这个项目,但特朗普一上任就果断收回了资金,还直呼这列“根本到不了站”的火车,甚至还让加州把已经发出去的钱还回来。 到拜登上台的时候,这个项目又焕发了新的活力,联邦拨款不仅恢复了,还增加了30多亿美元。当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他立马发出态度强硬的声明:“我一到任,就要把这个‘骗局’给揭穿终结。” 到了2025年7月,特朗普政府正式宣布不再提供资金支持,联邦铁路管理局也撤回了原本为中央谷地项目准备的40亿美元拨款。 交通部长肖恩·达菲毫不客气地表示:“纽森州长和民主党团队多年来宠坏了浪费,加州高铁局的糟糕管理和无能,说明这个浪费的工程该是时候停止了。” 加州州长纽森则强烈反驳,认为撤资是“卑鄙的政治报复”,还指责特朗普“想把未来拱手让给中国”。 这些党派之间的反复变动,让项目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只是联邦资金政策一摇一摆,就有至少6次工程停滞不前。 利益集团的盛宴,160亿美元造就的提款机 加州高铁得穿过许多私有农场,遇到的阻力挺大的。整个项目牵涉到要征用的私人土地多达2270块,每块土地的协商都不轻松。 农场主们心里各有打算,有的舍不得那片祖传土地,有的盯上国家项目的“大蛋糕”,想赚个丰厚补偿,也有人干脆就不搭理谈判。 这个项目得经过10个不同路段的环境影响报告审查,光这一步就拖了整整10年。环保组织接连提出了几十起诉讼,几乎每条主要线路都被迫反复修改,折腾得不得了。 加州高铁项目让人心疼的事实就是:大家都在捞钱,偏偏没人真正去干那列高铁。就这160亿美元的钱,搞得各种利益集团赚得满盆满钵,可实际上没看到啥实质性建成的成果。 通过环保诉讼、征地仲裁这些法律手段,律所们已经在这个项目里瓜分了超过10亿美元的钱。建筑工会则坚持推行协议,要求支付比市场价高出40%的工资,不然就搞抗议和罢工。 咨询公司也挤上一份,打着“战略支持”或“技术顾问”的幌子,每年从项目预算里抽取大约8%,其实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帮忙。 项目内部的管理一团乱,结果可想而知,浪费严重。到了2023年审计,发现一大笔,12亿美元的隧道设备,因为设计标准不搭调,全都扔在仓库里,没用上。 弗雷斯诺河高架桥用了九年时间,花费11亿美元建成,可是就那么孤零零地站在干涸的河床上,还没有和任何轨道衔接上。 承包方和技术要求的频繁变动让局面更加混乱。从2015到2020年,主要承包商换了7次,每次变更都带来了标准调整、设计推翻和预算重新算。这种不稳当的状态,让整个项目每迈出一步都像踩在刀刃上一样,挺难的。 高铁荒漠的警示,制度性衰退与国家基建困境 加州高铁的完败,揭示了美国更加深层次的制度难题。特朗普那句“花2美元就能坐飞机,为什么还要搞高铁”,也反映出美国社会对于高铁的看法差异挺大。 跟咱们中国那“八纵八横”4.8万公里的高铁网一对比,美国地大人稀的地理特点,加上航空业已经非常发达,再加上汽车文化根深蒂固,这些因素让高铁在美国一直没能赢得大家的普遍认可。 为了保护燃油的销售,石油巨头多年一直在游说反对高铁,而航空公司则担心乘客流失,暗中设法阻挠。那些既得利益集团不惜投入巨款,施加政治影响力,引导政府把资金投向高速公路等其他基础设施。 美国在高铁技术方面差距挺明显,加州那个1280亿美元的预算,几乎可以在中国搞一个超大的高铁网啦。 佛州的迈阿密到奥兰多那条高铁,时速最高也就200公里,媒体还说这是“美国最危险的铁路之一”。自从2018年开通后,已经发生了几次致命的事故。 根据调查结果,到了2025年初,有超过一半的加州选民——大概是53%以上——对这个项目不再抱什么希望,只有大概28%的人还觉得它最终能完结。 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和欧洲新一代高速铁路接连开通的同时,中国的高铁总里程已经突破了4.8万公里,可美国还在为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项目苦苦挣扎呢。 京沪高铁从2008年开始动工,13年时间里就把全长1318公里的线路搞定并投入使用了。每一公里的建设费用差不多1.2亿美元,每年还能帮忙减少碳排放1000万吨。 加州的高铁项目,从2008年开始规划,已经拖了17年还没铺轨,最终缩减到275公里的路段,每一公里的预算竟然高达6.6亿美元。对于这个难题,了解一些情况的人也知道,有些美国政客还是在努力想办法出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