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开会,朝鲜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七年没去了,突然又去了,派了个副相,叫金仙景,这人一上台,直接开喷,对着以色列就是一顿骂,说他们在加沙干的那些事,简直就没底线,那个措辞,比中国和俄罗斯都狠,可真让人吃了一惊,所有人都觉得她以后不得了。 她公开呼吁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还要求以色列从加沙滚蛋,一点面子都没给留,还影射美国纵容以色列,那意思就是说,美国是帮凶,直接把矛头指向了西方国家,这在外交场合,可不多见,特别是朝鲜,这么直接,真的让人捏一把汗。 可是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朝鲜怎么突然这么硬气了,表面上看,好像是因为对巴以冲突看不下去了,但我觉得,没那么简单,肯定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朝鲜最近动作挺多的,又是试射导弹,又是搞军事演习,金正恩还天天强调核武器的重要性,你说他要干啥? 依我看啊,他就是想借这个机会,找个理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被逼无奈”的角色,说自己搞核武器,都是为了自卫,都是因为西方国家欺负他,把自己的处境和巴勒斯坦的困境联系起来,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说白了,就是想洗白自己,换个马甲,这小心思,可真不少。 你看看中国和俄罗斯,他们也很关注巴以冲突,但他们说话就比较委婉,都是呼吁停火,保持克制,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言辞,毕竟人家是安理会成员国,要考虑的事情可多了,要权衡各方利益,要维护国际形象,不能随便乱说话,但朝鲜不一样啊,他本来就被排除在国际主流机制之外,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更倾向于扮演一个“批评者”的角色,反正也没啥可失去的,想说啥就说啥,敢于发表强硬立场,也是一种策略。 国际社会对朝鲜这次的发言,反应也挺有意思的,以色列没正面回应,只是他们国内的媒体骂了朝鲜一顿,说朝鲜“干涉内政”,美国就说“遗憾”,还重申了对以色列的安全承诺,阿拉伯国家的一些代表团,在以色列代表发言的时候,直接退场了,表达了他们的不满,中国和俄罗斯就比较淡定了,保持“中立立场”,没对朝鲜的发言作任何评论,真的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但这件事也引发了很多讨论,大家都在想,国际秩序中,是不是存在“选择性正义”,有些国家犯了错,就被严厉惩罚,有些国家犯了错,却被视而不见,那些“被边缘化”的国家,是不是更敢于表达“外交上不方便说出口”的话,因为他们没啥可顾忌的,反正都已经这样了,不如放手一搏,说不定还能引起一些关注,可谁真正在意他们呢。 朝鲜其实也知道,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主流媒体中,经常被忽视,所以他才采取这种更激进的方式,来“推销”自己,他最近还频繁和俄罗斯接触,想办法突破对外贸易的封锁,所有人都知道,他希望通过激烈的表达,来争取更多的国际关注,打破信息封锁,说不定还能引起其他也有类似处境国家的共鸣,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算盘打得,可真精明。 这次事件,虽然不能直接改变朝鲜的外交困境,也不能直接改变巴以冲突的走向,但是,他成功地让朝鲜重新进入国际视野,让大家重新关注这个国家,让大家重新审视国际秩序,让大家重新思考,在复杂多元的世界里,什么样的声音才值得倾听,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很多看完这个故事,都会去想。 我觉得,这件事也反映出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满足于“外交上的正确”,而是倾向于通过激烈的表达,来争取关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这种趋势,可能会让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动荡,但同时也可能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的方向发展,也说不定,谁知道呢。 反正,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清醒,独立思考,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要用自己的智慧,来判断是非曲直,这样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方向,活出自己的价值,不然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金仙景以后会怎么样,朝鲜以后会怎么样,巴以冲突又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是现实,也是生活的常态,所有人都得接受,所有人都得适应,所有人都得努力,才能在这个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幸福,找到自己的意义,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以后拉清单。 只能说啊,世界上的事儿,真是说不准,谁也想不到,一个朝鲜,能搅动这么大一锅水,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使是再小的国家,再弱的声音,也有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光芒,只要你有勇气,只要你有决心,只要你敢于表达,你就有可能改变世界,至少,你可以改变你自己,最起码,也能让别人知道,你不是好惹的,可别小瞧了任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