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人在中国破防了湖南张家界两美国游客正
  • 88彩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外国人在中国破防了湖南张家界两美国游客正

发布日期:2025-10-11 00:54 点击次数:57

外国人在中国破防了!湖南张家界,两美国游客正准备爬山,突然看到有外骨骼机甲出租,处于好奇,半信半疑地穿上,没想到他们体验完直接傻眼,连连惊呼"中国太先进了",当听到价格时更是震撼不已!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在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位美国博主克里斯蒂安·格罗西的旅行体验意外在网络上走红。他原本只是好奇地尝试了一下景区里可供租赁的外骨骼机器人,结果却让他震惊不已,直呼"中国太先进了",并将视频分享到社交媒体,收获了超1700万次的观看和大量热议。

这个看似来自科幻电影的装备,重量不到2公斤,设计轻巧。游客穿上后,通过腰部和膝盖的固定装置与身体结合,再连接手机App即可启动。它能有效辅助使用者在攀登陡峭山梯或长距离行走时节省力气,感觉像多了一双"机械腿"在推动前进。

格罗西在体验时兴奋地表示,他几乎不需要自己用力,就能轻松地行走甚至奔跑。

这款设备之所以能提供如此自然的助力,得益于其内置的智能算法。算法能实时感知使用者的步态变化,并根据行走路况和体力需求,自动分配能量消耗,提供舒适的助推力。在张家界,租用这样一套"登山神器"一天的费用大约在150元人民币左右。有网友在相关新闻下评论对比,称类似技术在美国可能被归类为医疗设备,价格可能高达数万美元。这种高性价比使得这项科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产品,而是普通游客也能轻松体验的实用工具。

景区引入外骨骼机器人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提升游客体验,特别是帮助体力相对较弱的中老年群体。张家界以奇峰险峻闻名,山路对许多人是一项挑战。这款设备能显著减轻登山过程中的体力负担,有老年游客表示,这让他们重新找回了旅行的劲头,能够欣赏到更多风景。

事实上,外骨骼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帮助脊髓损伤等患者进行步态训练。如今在旅游景区走红,表明这项技术正从专业领域走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除了登山,它在工业搬运、养老助行等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

很多人看到外国游客的反应,第一反应是兴奋。确实值得高兴,但这背后有更值得琢磨的东西。

中国把这种技术用在景区,不是因为技术多高端。坦白讲,外骨骼的核心技术美国、日本都有,甚至在某些尖端领域还领先。真正的差别在于,我们敢把它拿出来让普通人用,而且用得起。

这是两种思路。

国外很多类似技术,一开始就定位高端,要么是军用,要么是医疗器械,拿到民用市场时价格已经吓人了。中国企业的做法不太一样,先把成本压下来,快速铺开市场,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张家界这批设备,用的是国产传感器和电机,生产成本比进口方案低了不少。租赁价格定在一天150块,景区能盈利,游客也承受得起。

这种商业化能力,现在是中国的优势。电动车是这样,共享单车是这样,现在外骨骼也走上了这条路。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不就是抄吗?但你得看到,把技术从实验室搬到景区,让几十万游客实际使用,这本身就是创新。那些停留在论文里的专利,和能让老太太爬山的产品,哪个更有价值?

格罗西视频下面有条评论挺有意思。一个美国网友说,他去年在本土某个展会上看到过类似设备,但只能远远看着,工作人员说那是原型机,不能试用。结果一年后,在中国的山上,这东西已经变成了谁都能租的服务。

这种速度差确实存在。

中国现在有大量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产业链完整,试错成本低。一个新产品从设计到量产,周期可以压得很短。张家界这批外骨骼,从企业接到订单到设备交付,前后不到三个月。这在很多国家是做不到的。

但要说清楚,这不代表我们在所有方面都领先。

外骨骼的核心算法、高精度传感器、轻量化材料,这些领域还有不少技术难题。现在景区用的设备,功能相对基础,主要是辅助行走。如果要做到更复杂的动作控制,或者承载更大的重量,技术难度会指数级上升。日本的HAL外骨骼,在医疗康复方面的精确度就比我们高。美国军方用的战术外骨骼,负重能力也更强。

这些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不过话说回来,技术不一定要最顶尖,够用就行。游客爬山需要的是轻便好用便宜,不需要军用级别的性能。中国企业现在做的,就是在这个需求点上做到极致。

这可能才是格罗西真正震惊的地方。不是技术多么不可思议,而是这东西居然在景区就能用上,而且价格这么便宜。

在美国的语境里,外骨骼是个很科幻的概念,要么在电影里,要么在军事新闻里。普通人很少有机会接触。但在张家界,它就是个租赁服务,和租登山杖、租雨衣没什么两样。这种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网上有人因此开始各种对比,说中国如何如何,美国如何如何。

冷静点看,这事没那么夸张。中国在消费级应用上确实做得好,但高端研发还在追赶。美国在基础科学投入大,出顶尖成果的能力强,但商业化确实慢。各有长短,没必要吹过头。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技术普及带来的变化。

外骨骼走进景区,只是个开始。老龄化社会,助力设备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不光是旅游,日常出行、家庭护理,都有应用空间。如果价格能继续降下来,质量能继续提升,这东西可能真的会成为很多老年人的标配。

还有工业领域。快递员、搬运工、建筑工人,这些长期重体力劳动的群体,腰椎和膝盖的损伤率很高。如果外骨骼能大规模应用,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保护工人健康。现在已经有物流公司在试点,效果还不错。

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它多先进,而在于它能帮到多少人。

张家界这个案例,让外骨骼从概念变成了触手可及的东西。可能再过几年,我们都习惯了,不会再觉得新鲜。但对现在第一次看到的人来说,这种冲击感是真实的。

格罗西的视频底下,有中国网友留言说,欢迎来体验更多中国的科技产品。这话没毛病,但也别太骄傲。我们做得好的地方继续做,做得不够的地方承认差距,这样才能走得更稳。

主要信息来源:看看新闻Knews(2025—09—28)、环球时报(2025—09—27)、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7—31)、科技日报(2025—04—08)。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