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70万勘察设计费背后:一场改写山西能源格局的央企博弈
  • 88彩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3770万勘察设计费背后:一场改写山西能源格局的央企博弈

发布日期:2025-09-18 17:59 点击次数:57

近日,华能山阴电厂 2×1000MW “上大压小” 煤电项目勘察设计预招标结果公示,在电力行业激起千层浪。这一项目的勘察设计预招标竞争堪称激烈,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以 3770 万元报价成功突围,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让不少业内人士为之侧目。

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山东院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成功击败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4098 万元)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4116 万元)。3770 万元的报价,乍一看或许并不起眼,但它却是打开总投资超 300 亿元华能朔州煤电与新能源一体化基地项目的关键 “钥匙”。这个基地可不简单,它是山西省首个煤电与新能源一体化项目,肩负着山西能源转型的重任,规划建设 4×1000MW 煤电以及 4GW 新能源项目,预计 2028 年双机投产后,清洁能源占比将高达 50%,在山西能源版图中,无疑是一颗极具战略意义的重要棋子。

本地企业缘何惜败?

此次招标中,作为扎根山西本土多年的老牌国企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能中标,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热议。据业内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山西院近年来业务繁忙,海外业务与火电项目都处于高度饱和状态。2025 年,山西院火力全开,先后成功中标泰国 180MW 浮体光伏、阿曼 220 千伏变电站等多个 EPC 项目,业务承接能力已经逼近上限。

在资质方面,山西院的资质为行业甲级,而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勘察综合甲级等 “顶配资质”。相比之下,山西院在资质竞争上稍显逊色,这或许也是其落选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山西院在能建系统里并非头部设计院,可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却十分迅猛,不仅在传统电力领域深耕细作,还积极拓展其他类型项目,大力进军海外市场,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 ,只是这次在山阴电厂项目的竞争中稍有遗憾。

重组后的 “超级工程队”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能在此次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这背后是其深厚的实力底蕴与战略转型成果的集中体现。2024 年 10 月,一场电力工程领域的 “重磅联姻” 引发广泛关注,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与上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强势重组,正式组建国家电投集团工程有限公司。这一举措堪称电力行业的 “强强联合”,新成立的工程公司继承了山东院过往的无数荣耀,包括 ENR 全球国际承包商前 250 强、中国工程设计企业 60 强等多项含金量极高的荣誉称号,无疑是实力的有力见证。

不仅如此,公司还具备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调试一级、监理甲级等全产业链的顶级资质,这意味着其在电力工程领域拥有着全面且强大的服务能力,从项目的前期勘察设计,到中期的工程施工,再到后期的调试与监理,都能一手包办,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优质服务 。

在大型煤电 EPC 项目领域,山东院近年来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堪称行业的 “标杆选手”。2025 年,其成功中标贵州金元金沙柳塘 2×660MW 煤电项目 EPC 总承包,以 45.85 亿元的大单展现出强大的项目承接能力;同年,又揽下江西信丰电厂 2×1000MW 机组工程,再次彰显了其在大型煤电项目建设中的雄厚实力。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山东院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更使其在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

山东院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成果,更是为其在行业竞争中赢得了先机。例如,其自主研发的 “超超临界空冷机组” 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当前电力行业对高效、清洁发电的发展需求;“两机一塔钢塔” 技术,则通过优化冷却塔的设计,提高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为项目的建设节省了成本 。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项目的建设质量,也为山东院在市场竞争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此次山阴电厂项目中,其 “近零排放” 的技术要求与山东院的技术储备高度契合,无疑为山东院的成功中标增添了重要砝码。

全产业链布局抢占先机

山东院的实力不仅体现在传统煤电领域的深耕细作,更体现在其对新能源与综合智慧能源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展现出强大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在新能源领域,山东院积极投身于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的开发与建设,2024 年成功中标国电投第五师双河 250MW 风光储一体化项目设备采购,便是其在新能源领域实力的有力证明。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为山东院在新能源领域积累了宝贵的项目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其在新能源项目开发、设计、施工与运营方面的能力 。

在综合智慧能源领域,山东院同样表现出色。2025 年,其揽下济枣铁路牵引变电所电源接入咨询项目,充分展示了其从发电端到输配电端的全链条服务能力。这一项目的成功承接,意味着山东院不仅能够为发电项目提供优质的设计与施工服务,还能够在电力输送环节,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与解决方案,确保电力能够安全、稳定、高效地输送到用户手中。

山东院在全产业链布局方面的成功,是其技术优势与战略眼光的完美结合。在技术层面,山东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团队,具备丰富的电力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在战略层面,山东院紧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积极布局新能源与综合智慧能源领域,提前抢占市场先机。此次中标山阴电厂项目,正是其 “煤电 + 新能源 + 智慧电网” 综合解决方案的成功实践,展示了其在能源转型背景下,为客户提供多元化能源解决方案的强大能力 。

两大万亿级央企强强联合

华能山阴电厂项目背后的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由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携手布局,这两大企业在能源领域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华能国际,作为中国华能集团旗下的核心子公司,总资产超 1.5 万亿元,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 。其业务广泛,涵盖了大型燃煤、燃气发电厂以及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全流程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在能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实力 。

中煤华昱作为央企中煤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同样实力不凡,中煤集团业务横跨煤炭全产业链,资产总额超 6000 亿元 。在煤炭开采、洗选、运输以及煤化工等领域,中煤集团都有着深入的布局,拥有强大的资源掌控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两大能源巨头携手合作,共同成立华能山阴发电公司,无疑将发挥出 “煤电联营” 的独特优势。

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实现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减少煤炭运输环节的损耗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新能源与煤电的互补消纳,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 。“上游煤炭 + 中游发电 + 下游输电” 的垂直整合模式,不仅是对山西传统能源产业的一次大胆革新,更是破解山西 “一煤独大” 产业困局的关键举措。通过这种模式,山西能够进一步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实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技术赋能打造 “零碳示范”

在技术层面,山阴项目堪称行业标杆,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的能源示范项目。其中,超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的应用,是项目的一大亮点。这种机组的热效率较传统机组提升了 3%-5%,能够以更少的能源消耗产出更多的电力,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据相关数据显示,采用超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后,每发一度电的煤耗可降低至 258 克以下,显著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消耗 。

间冷塔创新采用的 “两机一塔” 钢塔方案,同样具有显著优势。该方案可降低占地 15%,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投资 8%,降低了项目的建设成本 。该方案还能实现节水 80%,年用水量仅 268 万立方米,这对于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山西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除了煤电技术的创新,山阴项目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同样引人注目。4GW 光伏、风电项目与煤电机组实现统一调度,通过 “煤电调峰 + 新能源发电” 的模式,实现了 “稳定供电” 与 “低碳减排” 的双目标 。在新能源发电高峰期,煤电机组可以降低出力,为新能源发电腾出空间;在新能源发电低谷期,煤电机组则可以增加出力,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 。这种协同工作模式,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大幅降低了碳排放,为全国煤电与新能源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山西样本” 。

区域竞争格局生变

山东院此次成功 “跨省中标”,无疑打破了西北、华北地区电力设计院原有的传统势力范围,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标志着国家电投系工程公司在华北市场实现了强势突围 。山东院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丰富的项目经验以及合理的报价,成功拿下华能山阴电厂项目,这不仅为其在华北地区赢得了一个重要的项目案例,也为其进一步拓展华北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反观山西电力勘测设计院,虽然在本土项目的竞争中未能中标,但在海外市场却展现出了强大的战略韧性,呈现出 “本土失利、海外补位” 的独特发展态势 。2025 年,山西院在泰国、阿曼、柬埔寨等地的光伏 EPC 项目持续落地,不断拓展国际业务版图。在泰国,山西院成功中标 180MW 浮体光伏项目,为当地的能源转型贡献了力量;在阿曼,山西院中标 220 千伏变电站项目,提升了当地的电力基础设施水平;在柬埔寨,山西院中标 250 兆瓦光伏发电 EPC 项目,助力柬埔寨的绿色能源发展 。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山西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这一现象预示着未来电力设计企业将面临 “国内市场分化、国际市场角力” 的全新竞争趋势 。国内市场中,随着各地区能源需求的变化和政策导向的调整,电力设计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不断重新分配;国际市场上,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各国对清洁能源项目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力设计企业将在国际舞台上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 。

煤电升级按下 “加速键”

在 “双碳” 目标的大背景下,山阴项目的稳步推进释放出了一个明确且强烈的信号:传统煤电并非如部分人所认为的那样是 “夕阳产业”,而是正向着 “清洁化、规模化、一体化” 的方向加速转型,成为能源结构调整中的核心载体 。山阴项目采用的超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两机一塔” 钢塔方案以及煤电与新能源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都是传统煤电向清洁化、规模化、一体化转型的有力实践 。

随着国家 “上大压小” 政策的持续深化,预计在 “十四五” 期间,全国范围内将新建超过 30 台千万千瓦级煤电机组,配套的新能源规划规模或达 100GW 以上 。这一宏大的建设规划,将为电力工程企业打开一个千亿级别的巨大市场空间 。众多电力工程企业将在这个市场中角逐,通过技术创新、服务优化等方式,争取在煤电升级和新能源发展的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

手记:

小招标背后的大战略

从 3770 万的勘察设计费,到 300 亿的能源基地,再到万亿级的央企协同,这场看似普通的招标,实则是山西能源转型、央企改革重组、电力技术迭代的集中缩影。当传统煤电插上新能源的翅膀,当地方国企与央企巨头展开全球竞合,一个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的能源新图景,正在塞上山阴徐徐展开。这或许就是中国能源革命的魅力 —— 每一个细微的市场选择,都在重塑着国家的未来。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