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馆的灯光下,郭士强的战术板被汗水浸湿一角。就在几天前,他划掉了付豪和杜润旺的名字,这两位曾被多次征召的大前锋,因球迷诟病“防守漏洞、进攻低效”彻底告别本期国家队。 付豪痴迷内线单打却效率低迷,杜润旺赖以成名的三分彻底失灵,他们的离场掀起轩然大波,却也撕开了男篮积弊已久的伤疤:四号位,已成中国男篮十年未愈的顽疾。 新人名单藏着硬伤 此刻的男篮训练场,四张陌生面孔正争夺两个亚洲杯席位。李祥波,去年CBA选秀球员,场均数据平平,因郭士强对老东家广州队的关照意外入选;刘礼嘉顶着“名将之后”光环,身体条件亮眼,职业联赛两年场均仅5分2.4篮板;王俊杰甚至从未打过职业联赛,国青队的表现是他唯一的履历;唯一稍显稳定的王浩然,20岁的年纪扛起深圳队38场首发,场均11.3分3.5篮板的数据在CBA尚可,但在国际赛场仍是未知数。 四人共同标签是:零国家队正式比赛经验。 当曾凡博因腰椎骨折滞留德国治疗,郭士强手中再无一张成熟牌可打。 从杜锋到乔帅,无人填平的坑 回溯历史,男篮四号位的衰落早有伏笔。杜锋执教时期,任骏飞成唯一可靠选择,翟晓川、顾全仅是短暂补位;乔尔杰维奇试遍朱旭航、付豪、杜润旺,最终因表现惨淡放弃。朱旭航被早早淘汰,付豪和杜润旺虽被郭士强延续使用,却因攻防两端持续低迷引发球迷不满。青训体系断层让人才供给枯竭,当欧美强队培养出兼具投射与对抗的空间型四号位时,中国男篮仍在内线“硬凿”与“外线赌三分”的两极分化中挣扎。 新人的考场,郭士强的赌局 欧洲拉练的机场通道里,四位新人沉默跟随队伍。他们中2-3人将站上亚洲杯赛场,而对手早已虎视眈眈。日本男篮虽未全主力出战,但机动型锋线配合三分战术,专克经验不足的菜鸟;西亚球队的强硬内线,更将考验这批年轻球员的对抗短板。 其他位置尚有老将兜底:胡金秋顶替周琦坐镇内线,朱俊龙以多年国手身份支撑锋线,赵睿、胡明轩的大赛经验是后卫线保障。 唯独四号位,成了阵容最脆弱的链条。 换血背后的无奈与决心 郭士强的选择引发两极评价。支持者认为,弃用付豪、杜润旺是正视问题的开始,与其依赖“无效老将”,不如让新人直面风暴;反对者则质疑李祥波等球员的资质是否够格为国出征。 但现实是,当辽篮全员落选、广东帮仅剩胡明轩徐杰,郭士强的用人已彻底打破地域平衡。 这支以广厦、广东、北京球员为骨架的队伍,正用一场豪赌向历史顽疾宣战。#图文打卡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