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8大超级工程,远超想象,刷新你的生活新认知
  • 88彩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88彩 > 产品展示 >

青海8大超级工程,远超想象,刷新你的生活新认知

发布日期:2025-11-20 03:34 点击次数:62

当人们想到中国的超级工程时,常常会注意到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或贵州天眼。但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在中国西北部的青海大地上,也正悄然发生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超级工程变革。

近年来,青海的建设者们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持续攻坚,从干旱地区的水利项目到世界领先的清洁能源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历经29年接力奋斗,“引大济湟工程”在2025年6月正式竣工并投运。这一工程将大通河水引入达坂山,输送至湟水流域,年供水量高达5.26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湟水河地区长期“守着黄河却难用水”的困境。

湟水河流域不仅人口密集,还拥有大量耕地和重要工业资源,但水资源比例极低。引大济湟工程投运后,直接惠及300多万人口,带动100万亩旱地升级为水浇地,彻底改写“靠天吃饭”的生产格局。

在三千米高原之巅,青海哇让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进展迅速。其装机容量达280万千瓦、储能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时,有望成为西北地区电网的强有力保障。项目选址充分考虑自然与科技的协调,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减少“弃风弃光”问题。

今年9月30日,互助北山特长隧道顺利通车,成为青海境内最长的公路隧道。隧道位于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建设过程中采用了“长隧道取代大量路基和桥梁”的优化方案,显著减少永久林地的占用,保护了超35万棵树,实现了工程与生态的和谐共存。

格尔木市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创造了超高海拔装机和调节库容的世界纪录。2025年9月项目1号下斜井精准贯通,工程团队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和精细施工,“摸清家底”,保障后续建设顺利推进。

同赛公路扎毛河特大桥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扎毛乡成功合龙,成为青海在建的最高墩大桥。这座大桥全长2.08公里,平均海拔3100米,从技术到工艺,建设者们采用了液压爬模、智能化信息监测等多项先进技术,为区域交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拉西瓦灌溉工程则首次实现了黄河水自流灌溉,采用“长隧洞+高架渡槽+大管径倒虹吸”的设计方案,将水源引入农田,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每亩小麦增产150公斤,20万亩耕地实现旱涝保收。耕地草植被恢复率达97%,促进了水生态平衡。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是青海民航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按照2030年21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设计。扩建工程包括第二条平行滑行道、T3航站楼、站坪扩容及交通中心建设,机场不仅成为青海综合交通枢纽,更连接着全国乃至世界多个重要城市。

西宁火车站改造工程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站房面积约6万平方米、站场规模“9台21线”,最高聚集人数可达12000人,成为青藏高原上的最大铁路枢纽站。改造后的火车站,将青藏铁路和兰新铁路集于一体,结束了过去没有高速站台的历史,提升出行体验。

从引大济湟到哇让抽水蓄能电站,从北山特长隧道到扎毛河特大桥,这些超级工程正逐步重塑中国西北的经济地理。它们不仅展现了技术突破,更体现了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以及服务民生的温度。

随着青海一项项超级工程落地,不仅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国家能源安全、水资源优化和区域协调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青海从“中华水塔”不断跃升为极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高地,在世界范围内展现着不一样的“中国方案”。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