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5世界赛的机票还没发到选手手里,那边拳头的“撤回”键已经摁冒烟了。 这感觉就像啥呢? 你摆了一桌满汉全席,结果菜还没上齐,主家直接冲出来说,不好意思各位,咱们还是改吃大排档吧,刚才那菜单不算数。 这记光速打脸,姿势挺帅,就是不知道疼的是谁。 咱们把镜头先拉到那个让无数人血压飙升的“门口附加赛”。 T1对IG,两支队伍,随便哪一个不是自带几千万流量的豪门? Faker和Rookie,这两尊活化石往那一站,就是一部活生生的LOL编年史。 结果呢,拳头的设计师们脑回路清奇,愣是没让他俩进正赛大厅,反倒是在门口搭了个小擂台,说:“打吧,赢的那个进来喝汤,输的直接订机票回家。” 这哪是世界赛啊? 这分明是角斗场。 开胃菜直接上龙肝凤髓,而且还他娘的是二选一。 这下可好,社区直接原地爆炸,粉丝们吵得比选手操作都激烈。 大伙儿都寻思,拳头是不是喝多了,能整出这么个“天才”的点子? 把两支最能扛收视率的队伍提前宰一个,这后面的比赛还看个啥? 看一群菜鸡互啄吗? 本来以为拳头会头铁到底,毕竟“规则”嘛,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谁能想到,这水还没干呢,拳头自个儿拿着拖把就出来擦地了。 正赛一枪未开,S16赛季的蓝图已经火速出炉——美洲赛区,拆了! 那个硬把北美和巴西捏在一起的“缝合怪”赛区,宣告解体,北美LCS和巴西CBLOL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操作,不就是等于在脑门上刻了四个大字:“我搞砸了”? 当初那个所谓的“美洲超级赛区”,听着山响,实际上就是一出闹剧。 巴西那是什么地方? 人家的电竞氛围,狂热得跟过年一样,主场能把顶棚给掀了。 你硬把他们跟相对“佛系”的北美绑在一起,结果巴西队伍打不出成绩,观众不认,流量雪崩。 你看,商业联姻这事儿,搁电竞圈也行不通。 现在拆伙单过,拳头还挺大方,回头就给这两个赛区凑了四个世界赛名额,比之前还多一个。 嘿,这就有意思了,多出来的坑从哪儿填? 大家的眼神不约而同地瞟向了LPL和LCK。 敢情还是咱们这两头肥羊好薅毛呗? 当然,还有个可能,就是那个被一脚踹开的入围赛,恐怕又要被请回来了。 这记回旋镖,精准地砸回了拳头自己的脸上。 S15这套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根上就错了。 它妄图用一种“快餐式”的逻辑,去运营一个需要慢慢煲才有味道的全球盛宴。 以为砍掉入围赛,上来就是王炸,就能全程高能。 结果呢? 高能是高能了,一下就把引线给烧没了。 电影不能上来就放结局,这个道理小学生都懂。 说白了,入围赛那几场“臭棋篓子”之间的比赛,恰恰是世界赛最有“人味儿”的地方。 它给了那些小赛区的队伍一个露脸的机会,让我们看到,除了中韩的顶尖高手,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也有一群热爱这个游戏的人在拼命。 那些从越南网吧里杀出来的少年,那些土耳其的大学生,他们或许一辈子都摸不到冠军奖杯,但他们站上世界赛舞台的那一刻,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拳头这波“悔棋”,与其说是幡然醒悟,不如说是被现实的收视率和营收压力给上了一课。 他们终于明白,电子竞技的魅力,不在于算计得多么精妙,而在于那些无法被数据量化的激情、梦想和意外。 所以,这S16的外卡赛区要是真回归了,你觉得是拳头良心发现了,还是说,他们只是找到了一个新的流量密码? 这事儿,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