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技术突破震慑东亚 歼-20悄无声息地穿越了美日韩重兵把守的对马海峡,结果这三国的雷达居然集体“失灵”,最后还是央视自己爆料出来的。 这种“凡尔赛”式的消息,不只是狠狠打了美日韩的脸,更是在当前东亚局势下,给美日韩军事联盟来了个精准的心理震慑。 说白了,就是咱们的全向隐身技术已经真正突破了,而美国苦心经营的“第一岛链”防御体系,现在已经彻底失效了。 歼-20突破雷达网 这时候可能才回过神来的美日韩三国,心里一定在琢磨:解放军的歼-20到底是怎么突破他们那层层设防的“铁桶阵”雷达网的?【有啥看法?快来评论区聊聊!】 这次歼-20飞越的对马海峡,就在日本九州岛和对马岛之间,最窄的地方只有41.6公里,可以说是全球防空雷达部署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了。 朝鲜海峡布局 从大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对马海峡其实只是韩国和日本之间整个朝鲜海峡中的一个子海峡。 虽然对马岛把整个海峡分成了两部分,北边是釜山海峡,南边就是对马海峡。不过,整个朝鲜海峡最宽的地方也就180公里左右,不算特别大。 所以日本在这个海域部署了28部J/FPS系列的固定雷达,里面还有S波段和L波段的远程预警系统。再加上美军在韩国星州部署的AN/TPY-2型X波段雷达,这些设备的探测能力非常强,理论上能发现距离2000公里外、面积只有1平方米的目标。 歼-20突破防线 这话听起来真是让人拍手叫好啊!你看看,就算是美国、日本和韩国在周边部署了22架预警机和19艘宙斯盾舰,那雷达网厉害得连鸟都逃不过,但偏偏咱们的歼-20一飞过去,就把他们的防线给突破了。这说明啥?说明他们的体系再强大,也有它的短板和漏洞。 对马海峡本来是咱们突破第一岛链的关键通道,美日那边可是盯得死紧,每次咱们海军编队经过,他们都会全程监控,不敢有丝毫松懈。可谁能想到,这次直接被歼-20“偷家”成功,釜山的美军第5战斗飞行团和佐世保基地,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简直形同虚设! 所以说,技术进步真的能改变战场格局。咱们的战机越来越强,战术也越来越灵活,这才是真正的硬实力。你对这事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歼-20隐身技术突破 说起来,咱们的歼-20现在在隐身和规避能力上真的是有了质的飞跃。它用的是超材料蒙皮,这种材料里面是微小的金属结构,形成纳米级别的网格,再加上柔性基底材料,整个机身就像个“电磁黑洞”,能把雷达波吸得干干净净。 另外,歼-20的鸭翼设计也很讲究,它是固定在一个低反射的角度,这样雷达就很难发现它。再加上分布式的孔径系统,能实时探测威胁方向,然后自动调整飞行姿态,把雷达波反射到安全的地方去。 还有就是等离子隐身技术,虽然目前那种复杂的等离子罩还没正式装上,但早在2019年,中科院就已经在地面上测试过微波段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效果不错,能把特定频段的反射信号降低15分贝。再配合主动干扰手段,就能更有效地挡住侧面和后方的雷达探测了。 初代歼-20震撼亮相 这些技术虽然厉害,但大部分其实都用在了后来的歼-20改进型号上。这次央视报道的,可是我们空军最早一批装备的歼-20,用的都是最原始的那一批。 不仅隐身材料跟后来的不太一样,连发动机都是俄制的AL-31。就这么一批“初代机”,愣是让美、日、韩都摸不着头脑,完全找不到它的踪迹。你说美军能不气得跳脚吗?这看起来只是一次普通的隐蔽突防训练,但实际上,这已经有点像“战争预演”了。 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快来评论区聊聊! 歼-20突防美军基地 现代战争的第一轮较量,胜负往往就看谁能先瘫痪敌人的指挥系统和防空网络。歼-20这次飞行的路线,正好经过驻韩美军的乌山基地和驻日美军的岩国基地。 这两个地方距离对马海峡大概都在200公里左右,如果歼-20带上自己用的霹雳-15导弹,射程有200公里的话,那它完全可以在对方雷达还没开的情况下,直接打掉关键目标。 更厉害的是,日本海附近是美军在日韩的后方集结区域,一旦歼-20能悄无声息地潜入这里,那就意味着他们以前觉得安全的地方,现在一下子就不安全了。这可不只是战术上的突破,更是战略上的重大变化。 预警机体系失效 而且这已经不是能不能防得住的问题了,而是根本发现不了。美军的空战,肯定离不开E-3或者E-2D这类预警机,还有加油机的支持。 可就算这些预警机的监控范围能覆盖四五百公里,如果连歼-20都发现不了,那在实战中它们就会一个接一个被干掉,直接让美军变成“睁眼瞎”,啥也看不见,啥也干不了。 这样一来,F-35在东海要是碰上歼-20,也会因为没有预警支持,只能被动挨打,根本没法还手。 最扎心的是,这个消息是通过央视“低调曝光”的,比起美日那边一贯的“高调炒作”,反而更有战略上的压迫感,让人心里更没底。 中国军机穿越疑云 日本防卫省每年发布所谓的“中国军机接近”报告,次数超过600次,但奇怪的是,关于歼-20战机穿越日本领空的记录却是一片空白。而央视虽然有曝光相关情况,但从来不透露具体的行动时间,这样一来,美国、日本和韩国就没办法去查对应的雷达数据来核实这些说法的漏洞。结果最后,他们反而觉得有点后怕,心里发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