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长坂坡之战,张飞策马横枪,屹立于当阳桥头,身后不过区区二十余骑,却需为大军断后。在尘埃滚滚之中,曹操麾下五千铁骑步步紧逼。此刻,张飞忽而仰天长啸,声震四野,威慑曹军,竟令对方骑兵阵脚大乱。外人多不知,他握枪的手已满是冷汗。他所忌惮的,并非眼前追兵,而是在漫漫征途上那些真正令他热血沸腾的劲敌。 时间回溯至公元190年,虎牢关外,22岁的张飞初见吕布出场。当时公孙瓒兵败如山倒,张飞怒喝跃马上阵。兜转五十合,这位惯以“燕人张翼德”自称的勇士,第一次在单挑中急呼刘备前来助阵。三英战吕布的传奇,实际上隐含着重要细节:张飞手中蛇矛,前半场主动猛攻,后半局则转为防守;而赤兔马每逢交兵,张飞的战马总是被震退。此役之后,刘备营帐内常能听见兵刃磨砺之声原来张飞已悄然加粗枪杆,以备再战。 又隔十二载,小沛城墙上,张飞再与吕布交锋百合不分胜负。刘备多次试图鸣金收兵,属下回忆,刘备注目张飞披挂:左肩甲破裂,右臂铠甲渗血。表面上不分高下,实则张飞武艺已登新境。他始创“拖刀计”,佯装败退突施回马枪,亦开发地趟矛法,在坠马之际横扫敌蹄。即便如此,那夜张飞依旧痛饮烈酒,于营帐墙上深刻“吕”字,刀痕至今尚能于徐州博物馆窥见。 公元219年,汉中之战,关羽与夏侯渊虽未正面交锋,双方却交织出一场智谋的对决。当关羽水淹七军的捷报传至定军山,夏侯渊竟能借沙盘推演,想出“掘襄江”以图破局,令法正彻夜修筑堤坝自保。夏侯渊凭借善用奇袭,设置了三道障碍:派张郃切断汉中与荆州的粮道、散播许都精锐突出的假情报、提前储备防潮物资。大量证据显示,关羽北伐攻势陷入胶着,与夏侯渊的“间接打击”关系密切。 夏侯渊战前指挥会议上,还曾有一番戏剧化场面。他谈及黄忠,誓言要活捉对方,却又将腰间佩剑托付部下,并嘱其若战败则将此剑转交关羽,因为关羽一定认得这乃斩颜良之刃。如今,这柄战刀仍存成都武侯祠,剑柄铭刻的“妙才”二字依稀可辨。 濮阳之战,公元194年,许褚与吕布上演了一场二十回合的精彩对决。许褚咆哮如雷,实则以刀背卸力,战毕士卒查看其兵刃,毫无卷痕。他这“虚张声势”的策略,不啻为战场自保的智慧体现。其惯用的恐吓、裂甲和与典韦间的默契配合,都是求生之道。典韦长矛时常游走于对方视野死角,从旁补刀。 再看那场与马超著名的“裸衣大战”,事情远比传说更为复杂。许褚脱甲非为英雄气魄,而是高强度拼杀引发体温激增。两人搏杀激烈,兵器交击每分钟竟高达120次。现代运动学家计算,这样的强度相当于踢三场世界杯决赛。 219年,运粮途中,许褚酒醉对阵张飞。虽然身受重创落马,却在极限状态下反手斩断张飞坐骑的马尾,创下三国战场的奇迹。现今这段马尾依然保存于洛阳博物馆,刀断之处整齐无比。 回望张飞与夏侯渊、吕布、许褚三人的交手,细微之处不难发现,张飞内心对这三位宿敌始终存有忌惮。或许是英雄之间的同理,使他们畏惧的,从来不是兵刃本身,而是各自苦苦支撑的孤勇。乱世之中,君子惜君子,彼此敬畏皆藏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