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色列来说,9月24号这一天,怎么说呢,有点懵。这感觉就像你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家门口的狼,生怕它闯进来,结果一回头,发现家里的保险柜已经被不知道哪儿来的贼给撬了,里面的东西还被一件件摆在院子里展览。这天,以色列引以为傲的两道墙,一道是看得见的国土防线,一道是看不见的信息壁垒,就这么在同一天,被人从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硬生生撕开了两个大口子。 南边,埃拉特的天空,防空警报跟不要钱似的响,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就像逛自家后花园一样溜达进来了。另一头呢?更安静,也更要命。德黑兰那边,伊朗情报机构没放一枪一炮,直接把以色列压箱底的核机密给翻了个底朝天,还大大方方地公之于众。一边是真刀真枪的物理打击,一边是诛心不见血的情报渗透,这种立体式的组合拳,让以色列结结实实地感受到了什么叫透心凉。 那天清晨,埃拉特的市民估计好多人还在做着梦,尖锐的警报声就这么毫无预兆地把整个城市的宁静给撕碎了。一架无人机,飞得那叫一个低,摇摇晃晃地就奔着市中心的购物中心去了。轰的一声,火光冲天。大家还没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另一架无人机又在海滨长廊那边搞出了大动静。事后,“红色大卫盾”急救组织统计,说是有22个人受伤,两个还挺严重的。 你说这以色列军方没反应吗?也不是。那被吹上天的“铁穹”防空系统,紧急启动了,两发拦截弹呼啸着就出去了,结果呢?两发拦截弹,像是喝醉了酒,晃晃悠悠地就飞偏了,完美脱靶。这下尴尬了。空军赶紧派了架战斗机上去补救,可那无人机飞得实在太贼了,太低了,战斗机在天上盘旋了半天,愣是找不到开火的角度,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撞向地面,酿成悲剧。 更讽刺的还在后头。以色列军方后来自己都承认,他们的电子战系统确实工作了,也“抑制了无人机信号”。可这个操作,非但没拦住飞机,反而像是个糟糕的导航,把无人机给“指引”到了人更密集的地方,伤亡反而更大了。这叫什么?这叫帮倒忙。 这已经是两周里,埃拉特第三次挨炸了。胡塞武装那边可得意了,立马出来认领,说他们用了一架带了差不多30公斤炸药的无人机,成功溜过了美国和以色列联手打造的防空网。如果说这次无人机突防,还只是让以色列面子上挂不住,那十几号那天的事儿,那才叫真让人后背发凉。 9月13号,胡塞武装宣称,他们用了一种叫“巴勒斯坦2型”的玩意儿,一种多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对着特拉维夫的敏感目标来了一下。这东西,6马赫的速度,快得跟鬼一样,而且快到地方了还能分出好几个弹头,你让拦截系统怎么防?防了这个,那个就漏了。 以色列军方嘴还是硬的,非说“成功拦截”了。可一个骗不了人的事实是,那之后,以色列全国的防空警报响成了一锅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就算侥幸拦下了一两个,也绝对没法应付所有的分弹头。就连他们自己人,前防空部队指挥官阿维夫·科哈维都悲观得不行,他说:“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拦截效率,可能连四成都不到,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技术上的代差危机。” 可物理上的窟窿,再大,总有办法堵。真正要命的,是那种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你从骨子里发冷的打击。就在埃拉特那边还在清理爆炸现场的时候,伊朗国家电视台,突然就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他们的情报部门说,已经把以色列的核研究设施给渗透了个遍。 这不叫泄密了,这叫公开处刑。伊朗人不仅放出了迪莫纳核研究中心的内部监控录像,甚至把以色列顶尖核科学家的护照照片、详细的人员名单,还有以色列跟美国之间关于核合作的秘密电报,全都晒了出来。这简直是把以色列的底裤都给扒了,还是在全球直播里。 更诛心的是伊朗情报部长哈提卜那番话,轻描淡写地说,以色列的核科学家“非常容易”被收买,甚至暗示,已经有人在为他们提供情报了。这种话,半真半假,但杀伤力比一百枚导弹都大。它直接在以色列内部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让每个人都开始审视身边的人。 伊朗公布的文件还顺带捅了欧洲一刀,说以色列跟法国这些国家,在160多个核项目上有深度合作。伊朗这手牌打得太狠了,不光是秀肌肉,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战,就是要从根上瓦解以色列的自信和内部团结。 接二连三地挨揍,以色列高层哪还坐得住,直接就炸了。国防部长卡茨立刻跳出来放狠话,说要搞“七倍报复”,谁敢动以色列,就让他付出更惨的代价。埃拉特市长也急了,催着军方赶紧去打胡塞武装。 然而,狠话好说,事却难办。报复?怎么报复?胡塞武装的老巢在也门的山里,地形复杂得要命,人又分散,你让以色列的空军去炸,连个像样的目标都找不到。想搞“斩首行动”?人家情报能力都渗透到你核基地了,你还想悄无声息地摸到人家头目身边?摩萨德恐怕也没这个自信了。 最要命的是,这仗打不起啊。一枚“铁穹”拦截弹,五万美元。胡塞那边一架无人机,成本可能连零头都不到。你用五万美金的爱马仕包去砸人家五块钱的砖头,就算砸烂了砖头,你也心疼啊。这种消耗战,以色列家底再厚也扛不住。 别忘了,从去年10月开始,以色列自己还陷在加沙那个大泥潭里呢,六万五千多条人命填进去了,到现在还没看到头。已经焦头烂额了,这时候再开辟一个新战场,跟胡塞武装全面开干?那真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9月24日这一天,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以色列的窘境。物理防线的失守和情报系统的崩溃,不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系统性危机的征兆。胡塞用无人机和高超音速导弹告诉你,那个谁都惹不起的中东小霸王,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伊朗则用一场不动声色的情报战,精准地戳中了以色列最脆弱的神经。 从中东战场曾经的简易火箭弹,到如今的高超音速导弹,短短几年,冲突的模式已经完全变了。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成了现实,当你的底牌对手能看得一清二楚,你过去积累的那些传统军事优势,正在被飞快地拉平。对以色列来说,安全感的边际,就像退潮的海水,眼睁睁看着它在消失,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