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的绝美天空# 女排遇弱不强?哥伦比亚撕开伪装,赵勇的试阵代价 ——看似轻松的胜利背后,隐藏着新老交替的阵痛与欧洲排坛巨变的警示。 比赛不只是比强弱,还要看状态、适应力和场上沟通。第二局被反超,对手抢关键分的那刻,中国女排的细节问题被无限放大。 中国女排又丢局了。面对世界排名第19的哥伦比亚,球队在首局轻松拿下后,第二局突然断电。这不是第一次。小组赛首战墨西哥,先失一局。打哥伦比亚,相同剧情再度上演。 球迷疑惑。教练沉默。问题出在哪? 01 对手攻击,并非真弱 哥伦比亚女排,绝非鱼腩。 她们排名虽低,但攻击力量十足。扣球又重又狠。很多球直接钉地板。中国队防守卡到位了,就是防不起来。 这支南美球队,打法全面。冲击力强。她们明确冲击中国女排一传,用发球带动拦防。 情绪化明显。状态好时,精神带动进攻。一旦打顺,很难抑制。 新华社指出,国际排联“排球赋能”项目帮助墨西哥、法国等队提升竞争力。世界排坛格局正在变化。弱旅不弱。爆冷频发。 巴西被法国逼至决胜局。日本让二追三才胜乌克兰。中国女排遇到的挑战,只是缩影。 02 主攻状态,令人担忧 李盈莹坦言。伤愈回归,仍有影响。她整场状态低迷。技术、心理,均未达最佳。 吴梦洁呢?漳州集训练太猛。脚踝和膝盖有反应。小伤病困扰着她。 两位主攻同时失常。进攻火力锐减。 对比明显。庄宇珊小组赛场均18.3分,但对法国仅得3分;唐欣对阵法国得分骤降至6分。年轻球员波动大。 核心问题暴露:强攻不力。法国队抓住这点。全力封堵边路。放掉副攻。结果边攻集体哑火。 没有朱婷这样的关键人物。困难时,无人一锤定音。 03 配合生疏,默契不足 高意与二传张籽萱,配合不算默契。 张籽萱年仅17岁。有潜力。缺经验。背后无老将压阵。关键球组织失误被放大。 副攻与二传配合断档。战术体系单一。过度依赖四号位强攻。跑动战术罕见。 一传不到位。二传与攻手脱节。卡壳现象频发。 全队磨合不足。绝大部分队员小组赛均已登场。轮换频繁。影响连贯性。 但教练组意图明显:让更多人适应大赛氛围。为未来准备。 04 战略调整,着眼未来 这场胜利,代价是一局失利。值吗? 赵勇教练在调整阵容。并非全力死磕。让年轻选手上场历练。王艺竹、王云蕗等获得时间。 目的是练兵。为后续硬仗准备。对阵巴西、塞尔维亚,容不得试错。 球队平均年龄刚过23岁。年轻有朝气。有潜力。但需要经验积累。 龚翔宇明确留洋计划。加盟美国LOVB联赛。治疗旧伤。学习国际经验。她表态不会退出国家队。 更多球员可能走出国门。国际排联区域主管亚历山大建议:让更多女排队员到高水平联赛历练。 05 深层问题,欧洲启示 输给哥伦比亚一局,只是表象。 真正问题:对欧洲风格应对力下滑。今年中国女排对欧洲球队五次落败:1-3波兰、2-3土耳其、0-3意大利、2-3波兰、1-3法国。 欧洲排坛整体崛起。法国、斯洛文尼亚等队进步神速。她们球员效力于意甲、土超等顶级联赛。通过高水平比赛积累经验。 男子化战术。凶狠发球。强力跳发。拦防体系先进。 中国女排需要与时俱进。不仅学技术。更要变革整体排球体系。 世锦赛扩军。格局巨变。 乌克兰、法国、斯洛文尼亚。这些队伍都在崛起。中国女排呢?需要更多球员走出去。 意甲。土超。高水平联赛锤炼心理、技术。龚翔宇已迈出第一步。 归来时。她们将更强大。 成长总有阵痛。丢局不可怕。可怕的是丢掉了反思和改变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