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她曾是麦肯锡的前合伙人,现在是“一土教育”的创办人。 她27岁时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仅仅四年,就成了三个孩子的妈妈。 她甚至曾一度有权利“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花钱”。 可能会有人把她和邓文迪放在一起,觉得她也是依靠男人才走到这一地步。 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她来自山东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力更生地去美国读博士,完全是凭自己的实力。 她就是被称为“女强人”的李一诺。 她的人生旅程,虽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她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平凡又不平凡的女孩 李一诺,70后,出生在山东济南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早早离婚,从小就和妈妈一起生活,彼此相依为命。 虽然妈妈条件有限,但她并不在乎,始终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努力学习,刻苦拼搏。 成绩斐然的她,18岁时被保送进入清华生物系,后去往美国攻读博士,27岁那年顺利毕业。 不少人可能会想,既然李一诺是博士,而且在科研方面前途无限,按部就班发展下去,或许能成为一位科学家。 不过,李一诺却另有打算。 博士毕业之后,她并没有留在学术圈,而是加入到了麦肯锡咨询公司,成为公司的一员。 这表示她选择了将自己的学术背景转向商业领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咨询行业发挥作用,而不是继续进行研究或教学工作。加入麦肯锡这样的咨询公司,说明她将面临多样化的挑战,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项目和客户,从而扩展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 这就等于是重新起步。 想象一下,从实验室到商业咨询,这种转变可真是天壤之别啊!从显微镜观察到企业战略的制定,这跨度可不小呢! 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一诺凭借着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居然在短短6年内,从普通员工一路晋升为麦肯锡全球合伙人,成了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国女性之一,真是了不起! 这也是她首次真正实现了“逆袭”。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中,她还在2009到2013年之间,连续为丈夫生了三个娃。 换句话说,李一诺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真的是两头兼顾。 对许多人来说,这事儿可能显得“简直不可能”。 在她看来,生活就像是多重角色的交织,重点不在于是否存在什么“完美平衡”,而是你能否接纳那些不完美,并在其中依然坚定地走自己想要的路。 可能有些人看到了这一切,觉得李一诺已经是个“人生赢家”,可她自己却不这么想。 2015年,李一诺又做了个让周围不少人摸不着头脑的选择…… 重新出发 李一诺放弃了麦肯锡的高薪和那种光鲜亮丽的形象,离开了他熟悉的环境,转身投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成为了基金会在中国的负责人。 要知道,她当时在麦肯锡那是做得风生水起,结果一下子转行到另一个领域,这简直就像是在给自己职业生涯开了个玩笑。 再说了,基金会的工资水平也不怎么样,薪水一下子就降了三分之二。 不过,对别人的看法,李一诺倒是没放在心上,她心里明白,钱并不是她想要的追求。 她认为,虽然咨询能处理一些商业上的难题,但真正能打动她内心的,还是那些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比如公共卫生、全球健康和教育。 转行后的李一诺过得可谓风生水起。她积极参与各种项目,着眼于教育和公共卫生领域,不仅为社区做出了贡献,还逐渐赢得了业界的认可。如今,她不仅在工作中充满激情,还时常组织讲座和活动,传播她的理念,帮更多人了解到这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她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仅用了几年时间,她就在基金会站稳了脚跟,不仅是个执行者,还凭借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全面的眼界,赢得了比尔·盖茨的信任,成为那少数能直接向世界首富提出资金请求的人之一。 李一诺虽然取得了这样的成就,但她并不把这段经历当作职场生涯的顶峰。 到了2020年,她再次做出“转身”的决定,这一次李一诺选择了什么地方? 她没有再留在国际大平台,而是回到北京,投身自己真正想坚持一生的事业:教育。 其实在2016年左右,李一诺就已经成立了一土教育,并且创办了“一土学校”,他希望能尝试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 她曾提到,我国不少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抱着一种筛选和竞争的心态,总想着“谁能留下,谁要被淘汰”,而她更想为孩子们打造一个“人人都能绽放的环境”。 换句话说,李一诺的目标不是仅培养少数优秀学生,而是希望尽量让更多孩子根据自己的特长发展。 这就得看她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了,肯定是朝着目标在努力的。 李一诺现状 自然而然地就实现了。 与此同时,李一诺在忙着学校的事时,也没完全离开大家的视线。 她会和大家聊聊自己的教育观念,还会分享一些关于女性成长和家庭平衡的思考。 从“职场妈妈怎么带孩子”到“事业和生活为啥难以真正平衡”,她的话题总能引发热烈讨论。 她曾直言不讳地说,针对“事业和家庭怎么平衡”这件事,人生没有完美的平衡可言,不必奢望做到十全十美。关键在于懂得取舍——在该努力拼搏的时刻就要拼尽全力,而在回归家庭的时刻则要心无旁骛地陪伴家人。 这样的坦率也让李一诺赢得了不少年轻妈妈的共鸣和支持。 现在的她依旧活跃在网络上,不停地跟网友们分享她的观点。 18号,李一诺居然选择跟《连线》创始杂志的主编,大家都叫他“硅谷精神教父”的凯文·凯利,进行了一场直播交流。 从他们的对话中看得出来,两人聊得非常愉快。 看来,她依旧是那个她。 结语 如今的李一诺,根本无须用任何标签来给自己贴上定义。 她不是“下一个邓文迪”,也不是哪个大佬背后的女人,而是清清楚楚走在自己路上的那个人。 她从清华博士摇身一变成了麦肯锡的合伙人,之后又在盖茨基金会担任高管,甚至投身于教育创业。每一次蜕变,都是她主动选择的结果,而不是随波逐流。 她不仅能在国际舞台上驾驭大额资金的运作,还有能力在家庭生活中陪伴三个孩子的成长,更是在教育创新的探索中寻找未来的机遇。 李一诺的经历虽然不能一模一样,但这也提醒大家:女性的潜力不是别人给的,而是她们自己选择和发掘出来的。 我觉得这个观点真是太重要了。女性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只有自己去挖掘和利用,才能真正展现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支持和鼓励也很关键,大家都可以为彼此加油。你们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