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土技术管制引爆欧盟怒火,中国釜底抽薪:玩的不是矿石!
  • 88彩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稀土技术管制引爆欧盟怒火,中国釜底抽薪:玩的不是矿石!

发布日期:2025-11-22 06:23 点击次数:95

国际舆论这锅水,一下子就烧开了。有意思的是,跳得最高的居然是欧盟,那反应比白宫还激烈,着实让人没想到。中国商务部刚放出风声,说要管一管稀土技术的出口,欧盟那位“铁娘子”冯德莱恩,立马就在柏林放了重话:要是谈不拢,欧盟的“工具箱”里啥家伙事儿都有。这话一出,火药味儿瞬间就顶满了。

要知道,稀土可是个金贵玩意儿,号称现代工业的“黄金调味料”,谁缺了谁就得抓瞎。这事儿美国那边早就有过教训,被卡脖子的时候什么狼狈相都出过。现在轮到欧盟了,那情绪能不激动吗?什么“终极武器”、“核选项”的词儿,一个劲地往外冒,搞得跟要摊牌似的。

釜底抽薪玩的不是矿

好多人估计还没回过味来,中国这回出的牌,压根就不是稀土矿石本身。早在10月9号的记者会上,商务部的发言人就把话挑明了,我们要管的是稀土提炼和加工的核心技术,可不是不卖你那点土。

为什么是技术?这背后的水可深着呢。有消息说,美国那边表面上跟全世界搞稀土矿石贸易,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背地里却让情报机构想尽办法,偷我们的关键提炼技术和生产线。这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早就被看穿了。

所以说,这次管制就是一招釜底抽薪。你欧美就算买再多的原矿,没有那套点石成金的技术,最后到手的还是一堆派不上大用场的土坷垃。我们这么做,就是要从根子上堵住技术外流的口子,守住自己的饭碗。毕竟,这技术现在可是战略资产,总有人惦记,已经威胁到自家安全了。

欧洲老铁这回真急了

欧盟这次为什么跟被踩了尾巴一样?答案俩字:急了。从军工到芯片,再到他们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哪一样离得开稀土?一旦这玩意儿断供,再牛的技术也得趴窝。这种命根子攥在别人手里的感觉,换谁谁都得一身冷汗。

况且,他们又不是没栽过跟头。就前不久的“安世事件”,教训还不够惨痛?当时荷兰想耍小聪明,用盘外招强占我们的生产链,结果呢?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坑惨了不说,还连累汽车行业丢了好几个大单。这事儿就像个烙印,让欧盟再想动歪心思时,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光说不练谁是真行家

冯德莱恩的狠话听着唬人,可欧盟内部真能铁板一块?那可不好说。法国总统马克龙之前就想用那个所谓的《反胁迫工具法案》,被媒体吹成“贸易核弹”,结果根本没人跟,大伙儿都怕把锅砸了。德国更是怕自己的汽车产业链断链,东欧那帮兄弟也各有各的算盘。

就在欧盟还在那儿扯皮放狠话的时候,我们这边已经动真格的了。面对特朗普政府之前挥舞的关税大棒和蛮横的“301调查”,我们可没惯着。从10月14号开始,也就是美国原计划对我们船舶加钱的同一天,我们反手就开始对有美国资本超过四分之一的船只征收特别港务费。

这收费标准还是阶梯式的,上来就是一吨400块,计划到2028年涨到1120块。这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美国来说可是实打实的疼。对比之下,欧盟的反应就显得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了。

牌桌下面才是真功夫

他们急匆匆地搞了个“RESourceEU”计划,想学着能源领域的路子,又是回收又是联合采购,还拉上了乌克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些国家,看着挺热闹。但这套路美国早就玩腻了,效果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稀土产业可不是砸钱就能马上建起来的。

从勘探矿藏到技术研发,再到头疼的环保问题和天文数字的投资,哪一项都不是欧洲的强项。说白了,短期内他们还是得回到谈判桌前。目前,中欧高层已经开了视频会,都同意赶紧在布鲁塞尔搞个“升级版”的对话,看来谁也不想真把事情闹僵。

我们这边也给足了台阶,一边强调管制是合规合法的,一边也给欧盟企业的审批开了绿灯,姿态放得很稳。毕竟全球化时代,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别想轻易脱身。“去风险”的口号喊得再响,真要落实下来,没个三五年根本看不到影子。

结语

这场稀土风波,说到底就是全球力量天平变化的一个侧影。可能在不少西方精英眼里,中国还是那个需要他们“赐予”技术的学生。但只有在一次次的硬碰硬之后,他们才会痛苦地发现,今天的中国,不管是在经济、军事还是科技上,都已经稳稳地站在了牌桌上。冯德莱恩的威胁,在我们听来,更像是一种实力不济的无奈咆哮,甚至有点好笑。中国握着稀土这张王牌,不是为了欺负谁,而是为了告诉世界:那个任人摆布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