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炊事员入伍11年,退伍当天走到大门时却被岗哨拦住:站住,不许走
  • 88彩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女炊事员入伍11年,退伍当天走到大门时却被岗哨拦住:站住,不许走

发布日期:2025-08-08 19:16 点击次数:75

“站住!别动!”

岗哨班长严厉的命令让即将离队的江慧浑身一僵。

这个在炊事班坚守11年的女兵,刚办完退伍手续,正准备告别军营。

11年间,她从青涩新兵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班长,用锅铲为战友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后方。

可此刻,黑色小本子的出现、失踪的演习清单、战友的证词,将她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

当保卫科的人走向她时,这个握了11年锅铲的手,第一次抖得如此厉害……

01

2009年12月,19岁的江慧怀着紧张不安的心情走进了军营。

她来自湖北一个偏远的山村,家境贫寒,父亲常年生病,母亲独自撑起整个家。高中毕业后,看到家里的困境,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参军。

"能吃苦吗?"军官问她。

"能。"江慧的回答简洁却坚决。

新兵连的三个月,江慧确实付出了不少努力。她个头不高,体能训练总是跟不上,常常被班长单独照顾。但她从不抱怨,坚持不懈。

三个月后,在分配专业时,江慧被安排到了炊事班。

"女孩子干这个不错,以后回家也能用得上。"连长劝她。

江慧默默点头,但心里却有些失落。她原以为当兵就该是拿枪训练,没想到却要回厨房。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她便决心走好。

炊事班的工作比想象中要辛苦得多。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为全营600多人的早餐准备食材,洗菜、切菜、炒菜、蒸饭,忙得腰酸背痛。冬天厨房冷得像冰窖,她的双手经常被冻得通红。

班长王师傅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兵,对她非常照顾。

"小江,年轻就要多学些东西。炊事员看似简单,但其实很有学问。"王师傅边教她切菜边说,"你看这萝卜丝,要切得均匀,这样才好吃。"

江慧认真学习,渐渐发现王师傅的话不无道理。炊事员不仅要掌握火候,还要调配营养,控制成本。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战士们的伙食质量。

第一年过去,江慧已经能够独立承担工作。她做的菜常受到大家的赞扬,连长时常夸她:“小江这姑娘,手艺不错,谁娶了她有福了。”

每次听到这些话,江慧总是羞红了脸,低下头继续忙碌。

时间飞逝,江慧在炊事班工作了11年,从一名青涩的新兵成长为班长,手下带着四个小兵。这些年,她见证了无数战友的来去,有的提干了,有的转业了,还有的退伍回家。唯独她,始终守在这个熟悉的厨房里。

"江班长,怎么不考虑提干啊?"新来的小兵冯刚问。

江慧笑了笑,放下锅铲:“我这学历,提什么干呢?再说,我喜欢这份工作。”

她确实喜欢这份工作。每当看到战士们吃着她做的饭菜,露出满足的笑容,她心里便充满了成就感。特别是那些新兵,想家的时候,她总会做点家乡菜,安慰他们的思乡之情。

"江班长做的红烧肉最好吃!"

"江班长的饺子包得最好看!"

这些夸奖比任何奖状都珍贵。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江慧也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她已经30岁,父母年事渐高,常催她回家结婚。

"慧子,你也该考虑结婚的事了。"母亲在电话里说,"家里给你介绍了一个小伙子,挺实在的,就在县城工作。"

江慧总是回避:“再等等。”

但她心里清楚,再等下去,已经不太可能了。

02

2020年初,江慧做出了一个决定:年底退伍。

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王师傅时,老班长沉默了很久。

"真舍不得你走啊。"王师傅拍着她的肩膀,"但我理解你。女孩子总得有自己的生活。"

江慧点了点头,眼圈有些湿润。

消息传开后,许多战友找她谈话。

"江班长,你真的要走吗?"

"江班长,谁给我们做那么好吃的菜啊?"

"一定要回来看我们!"

这些真挚的挽留让江慧心里五味杂陈,但她已下定决心,不再回头。

退伍的日子终于来临。

2020年12月7日,江慧开始办理退伍手续。按规定,她需要到各个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政治处、后勤处、财务科、卫生队、图书馆……每个地方都要盖章签字。

第一站是政治处。

"江慧同志,你这11年来表现得很好,真不考虑留下来吗?"政委亲自接待了她。

"感谢首长关心,我已经决定了。"江慧坚定地答道。

政委点头,在她的退伍申请上签了字。

接下来的手续较为简单,后勤处、财务科等都很快完成了。

财务科的手续稍显复杂,需结算津贴、奖金以及各种保险转移。财务科长是位细心的女军官,逐项核对她的资料。

"江慧,你的各项费用结算好了。这是退伍费,还有这几年的住房公积金。"

江慧接过那厚厚的资料袋,心情复杂。这些数字代表着她11年青春的见证。

卫生队体检无异常,图书馆管理员也确认她没有未还书籍。

"江班长,《烹饪大全》还没还呢。"管理员提醒道。

江慧拍了下额头,赶紧去宿舍拿书。

返回时,她走过熟悉的营房,心里充满不舍。每一处角落,都是她的回忆。

所有手续都办完后,最后一站是装备回收。江慧交还了军装和其他物品,保留了自己的私人物品。

"江班长,东西检查完了,没问题。"装备管理员在清单上签字。

江慧换上便装,把那套穿了11年的军装叠好,放在桌上。这套军装,承载了太多的回忆。

那天晚上,炊事班的战友们为她举行了欢送会。

"江班长,我们舍不得你!"

"江班长,你一定要常回来看看!"

"这是我们送你的纪念品!"

王师傅举杯说道:“为江班长干杯!祝她未来一帆风顺!”

"干杯!"

那一夜,江慧喝了很多酒,哭了很多次。

第二天清晨,江慧最后一次走进炊事班,亲自为战友们做早餐。

"江班长,你要走了,怎么还来做饭?"冯刚问。

"这是最后一次了,让我再为大家做一顿饭吧。"江慧笑着说。

那顿早餐,江慧格外用心。每一道菜,都是战友们最喜欢的。餐厅里异常安静,平日嬉闹的战士们默默地吃着,偶尔抬头看看江慧。

"这是江班长做的最后一顿饭了。"有人轻声说。

江慧眼眶湿润,但她努力微笑着。

03

12月20日,江慧的退伍日。

早晨八点,江慧拖着行李箱离开了宿舍。

箱子不大,装的是一些衣物、个人物品,还有她这些年收集的照片和纪念品。

营区里安静得出奇,大部分战士都在训练。江慧慢步走着,想在离开前,再好好看看这个陪伴了她11年的地方。

经过训练场,她看到新兵们在进行队列训练,那些年轻的面孔让她想起了11年前的自己,也是那样青涩、充满期待。

走过办公楼,几个熟悉的身影正在窗前忙碌,那些军官们依旧为部队的建设而努力着。经过食堂时,她停下了脚步。

透过窗户,她看见新来的炊事员正在忙着准备午餐,锅铲在锅里翻飞,飘出阵阵香气。

一切似乎都在继续,只是再也没有她的位置。

江慧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向前走。前方就是大门,外面停着一辆出租车,司机正等着她。

这时,她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她的名字。

"江慧!江慧!"

她回头一看,是冯刚和几个炊事班的战友正在追赶过来。

"江班长,我们来送你!"冯刚气喘吁吁地说。

"你们怎么来了?不是在准备午餐吗?"江慧有些诧异。

"陈班长让我们来的,说一定得送送你。"另一个战士说道。

几个人围在她身边,没人说话,气氛有些沉默。

"别这样了。"江慧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松些,"我又不是不回来,以后有机会一定会来看你们。"

"真的吗?"冯刚问。

"当然是真的。"江慧坚定地说,"你们是我最好的兄弟。"

几人又聊了会儿,江慧知道再不走就晚了。

"好了,我该走了。你们回去吧,别耽误了工作。"

"江班长,保重啊!"

"你们也是!"

江慧挥手告别,转身向大门走去。

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这应该是个美好的告别时刻。

离大门还有十几米时,岗哨班长突然从岗亭走了出来。

"江慧同志,请等一下。"

江慧停下了脚步,心里有些疑惑:“有什么事吗?”

岗哨班长看上去很紧张,手里拿着对讲机,似乎在等待某种指示。

这时,对讲机里传来一个清晰的声音:“让她站住,别让她走。”

江慧愣住了。

岗哨班长深吸一口气,大声命令道:“站住!别动!”

她的心跳陡然加速。退伍手续都办完了,怎么突然不让她走?

"举起双手,慢慢转身!"岗哨班长的声音更加严厉。

江慧照做,双手举起,缓缓转身。她看到远处几个人影快速向这边跑来,其中有政委、后勤处长,还有几位她不认识的人。

他们的表情严肃,眼神中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警惕。

"江慧,跟我们走一趟。"政委走到她面前说。

"为什么?我做错了什么吗?"江慧的声音开始发抖。

政委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示意两名军官拿走她的行李箱。就在箱子被打开的瞬间,江慧看到了一个黑色的小本子,静静躺在她的衣服下。

她从未见过这个本子。

政委翻开本子第一页时,江慧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江慧的视线死死钉在那个黑色封皮的小本子上,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攥得发白。

那封皮上烫着的金色五角星在阳光下晃得她眼睛发疼,她确定自己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东西,可政委翻开的第一页上,赫然是她的照片——

那是三年前部队统一更换证件时拍的标准照,穿着夏常服,表情严肃得像要去执行什么重大任务。

04

“这不是我的。”江慧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在摩擦,“我的所有证件都在档案袋里,你们可以去查。”

她下意识地摸向胸前的口袋,那里本该装着退伍证和身份证明,此刻却空荡荡的,只剩下冰凉的布料贴着皮肤。

“我们已经查过了。”

后勤处长往前站了半步,他平时总是笑眯眯的眼睛此刻像结了冰,“昨天清点仓库时,发现少了一份2018年的演习物资清单,上面有你的签字确认。”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抽出一张复印件,递到江慧面前,“但我们核对存档时,发现原始清单不见了,而这个本子里,夹着的正是那页清单的存根。”

江慧的目光落在复印件上的签名上,那确实是她的笔迹。

2018年的那次演习她记得很清楚,为了保障参演部队的热食供应,她带着炊事班连续三天只睡了四个小时,每天要往野外阵地送五十多份热餐。

物资清单是她每天和后勤处交接时签的字,怎么会跑到这种莫名其妙的本子里?

“这不可能。”她猛地抬起头,眼眶已经红了,

“那天的清单我签完就交给仓库管理员了,王师傅可以作证,他当时就在旁边帮我搬调料箱。”

“王班长已经接受询问了。”政委的声音听不出情绪,“他说那天最后一份清单,你说要自己核对完再交过去,之后就没人见过那份清单了。”

这句话像一块冰砖砸在江慧心上。

王师傅怎么会这么说?那个看着她从什么都不会的新兵成长起来的老班长,那个去年冬天在她发烧时背着她去卫生队的长辈,怎么会做出这种证词?

她张了张嘴,喉咙里像堵着一团棉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冯刚突然从后面挤过来,涨红了脸喊道:“不可能!江班长不是这种人!她昨天还帮我缝补作训服,怎么会偷什么清单?”他身边的几个炊事班战士也跟着点头,一个个急得直跺脚。

岗哨班长突然咳嗽了一声,手里的对讲机滋滋响了两下:“所有人原地待命,保卫科的人马上到。”他的目光扫过江慧,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像是同情,又像是怀疑。

江慧看着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突然觉得无比陌生。

政委紧绷的下颌线,后勤处长手里不断摩挲的钢笔,还有远处办公楼门口聚集的人影,每个人的表情都像一幅模糊的画,让她看不真切。

她的行江箱被打开着,里面的几件旧衣服被翻得乱七八糟,那件洗得发白的炊事班围裙掉在地上,沾了些尘土,像一面被遗弃的旗帜。

“让开!让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三个穿着保卫科制服的人挤开人群,为首的是个戴眼镜的少校,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径直走到江慧面前,

“江慧同志,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我们怀疑你涉嫌泄露军事机密,现在需要带你回去协助调查。”

05

“军事机密?”江慧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我一个做饭的,每天接触的都是锅碗瓢盆,哪来的军事机密可泄露?”她想起自己每天做的红烧肉要放多少冰糖,蒸馒头时面要发多久,这些难道也算机密?

“演习物资清单上有参演部队的部署和后勤补给点,这些都是军事机密。”

少校推了推眼镜,语气不容置疑,“现在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跟我们走。”

两个保卫科的战士一左一右站到江慧身边,她下意识地后退一步,却被其中一个人抓住了胳膊。

那只手很有力,捏得她生疼,她突然想起自己刚入伍时,班长也是这样抓着她的胳膊教她踢正步,只是那时的力道里带着鼓励,而现在只剩下冰冷的强硬。

“等等!”冯刚突然大喊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

“这是江班长让我记的采购清单,昨天下午她还在核对2018年的物资消耗记录,说要给我们留个参考,她怎么会偷清单?”

他把笔记本递过去,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种食材的采购量和价格,还有江慧娟秀的批注。

少校接过笔记本翻了几页,眉头皱得更紧了。政委凑过去看了一眼,脸色微微变了变,他转头对少校低声说了几句,少校点了点头,对抓着江慧胳膊的战士使了个眼色,那两个人松开了手。

“江慧同志,”政委的语气缓和了一些,

“现在事情还在调查中,你先跟我们去办公室,把事情说清楚。”他弯腰捡起地上的围裙,拍了拍上面的尘土,递还给江慧,

“我相信你不是那样的人,但规矩就是规矩,总要查个水落石出。”

江慧接过围裙,指尖触到上面熟悉的油渍,那是去年过年时炸丸子溅上的,她一直没舍得洗,说要留着做个纪念。

现在这油渍蹭在指尖,带着一种温热的触感,让她混乱的脑子清醒了一些。她深吸一口气,擦了擦眼泪:“好,我跟你们去,但我有个要求,让冯刚他们把我的行江箱收拾好,暂时保管一下。”

冯刚连忙点头:“江班长你放心,我们一定保管好!”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散落的衣服叠好,那个黑色的小本子被少校收了起来,他特意多放了几张报纸在箱子里,怕衣服被压皱了。

江慧跟着他们往办公楼走,路过训练场时,新兵们还在训练,整齐的脚步声像敲在她的心上。

她看到一个小个子新兵动作总是慢半拍,被班长单独拎出来纠正动作,那身影像极了11年前的自己。

那时候她总觉得班长太严厉,直到有一次深夜加练,班长偷偷塞给她一个热馒头,说:“丫头,现在多吃点苦,以后才不会被困难打倒。”

办公室里气氛压抑,保卫科的人搬来一张椅子让江慧坐下,给她倒了杯水。

少校打开录音笔,推到她面前:“江慧同志,现在请你回忆一下,2018年演习期间,你最后一次接触那份清单是什么时候?”

江慧捧着水杯,指尖的温度慢慢传到心里,她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那天的情景。

“那天是演习的最后一天,下午五点多,我送完最后一批热餐回仓库,管理员老张说还有一份清单没签,让我核对一下。

当时仓库里很乱,他在忙着清点弹药箱,我就在旁边的桌子上核对,签完字想给他,他说让我先放着,他过会儿来拿。”

她睁开眼睛,眼神很坚定,“我记得清清楚楚,我把清单放在桌子左上角,还用一个罐头瓶压住了,绝对没有带走。”

“老张现在在哪里?”少校问道。

“他去年就退休了,回河南老家了。”后勤处长接口道,“我们已经联系当地武装部,让他们帮忙找人了。”

少校点点头,又问:“那这个本子,你真的从来没见过?”

“没有。”江慧肯定地说,“我的东西都很简单,除了几件衣服和照片,就是一些烹饪的书,你们可以去我宿舍查,那里还有我没带走的书。”

06

就在这时,政委的手机响了,他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渐渐舒展起来。挂了电话,他对少校说:

“老张找到了,他说那天下午清点完弹药箱,发现清单被风吹到了地上,他捡起来想放进档案袋,结果接到紧急任务,把清单随手塞进了旁边的一个本子里,后来忘了这回事。

那个本子是他平时记仓库物资用的,前段时间整理仓库时不小心混进了江慧要上交的物品里。”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少校关掉录音笔,站起身对江慧敬了个礼:“江慧同志,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江慧看着他,突然笑了,眼泪却又一次涌了出来。

她想起自己刚到炊事班时,王师傅教她切菜,说:“做菜和做人一样,都要用心,不能马虎。”

这11年,她一直记着这句话,用心做好每一顿饭,用心对待每一个战友,现在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舍不得离开这里,因为这里有太多像家人一样的人,有太多让她牵挂的回忆。

“江班长!”冯刚和几个战友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手里拿着她的退伍证,“我们把手续重新办好了,你可以走了!”

江慧接过退伍证,指尖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照片,那是30岁的自己,眼神里少了些青涩,多了些坚定。她站起身,对办公室里的人鞠了一躬:“谢谢各位首长,给大家添麻烦了。”

政委拍了拍她的肩膀:“傻丫头,说什么呢,是我们工作不细致。”

他转头对后勤处长说,“让人备车,送江慧去车站,再给她准备点路上吃的,就拿她自己做的那些牛肉干什么的,她最爱吃的。”

江慧走出办公楼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暖融融地照在身上。冯刚拎着她的行江箱,几个战友跟在旁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

“江班长,回去结婚了一定要给我们寄喜糖啊!”

“是啊是啊,最好能拍张婚纱照给我们看看,让我们也沾沾喜气。”

“以后要是想我们了,就回来看看,我们还等着吃你做的红烧肉呢!”

江慧笑着点头,眼角的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走到大门口时,岗哨班长立正站好,对她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江慧同志,一路顺风!”

江慧停下脚步,也学着他的样子,敬了个军礼,虽然动作有些生疏,但每一个细节都很认真。

这是她在新兵连学的第一个动作,也是她最熟悉的一个动作,11年了,这个动作早已刻进了她的骨子里。

“再见了。”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哽咽,却充满了力量。

车缓缓驶出营区,江慧从车窗里往外看,训练场、办公楼、食堂,还有那些熟悉的身影,都渐渐远去。

她知道,自己的军旅生涯结束了,但那些在炊事班的日子,那些和战友们一起度过的时光,会像她做的红烧肉一样,永远在记忆里散发着温暖的香气。

车窗外,阳光正好,路边的树枝上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为她送行。

江慧打开背包,拿出冯刚塞给她的牛肉干,放进嘴里,还是熟悉的味道,咸香中带着一丝微辣,那是她自己研究的配方,为了让站岗的战士们能在冬天里暖暖身子。

她拿出手机,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妈,我要回家了。”

“哎,好,好,妈这就去给你包饺子,你最爱吃的韭菜鸡蛋馅的。”

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江慧挂了电话,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嘴角扬起一抹微笑。

她知道,新的生活开始了,就像她每天早上起来准备早餐一样,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而那些在军营里的岁月,会成为她最珍贵的财富,永远留在心里,温暖而明亮。

声明:情节部分属虚构。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请理性阅读。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