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0日,胡塞武装公开喊话,过去一周,他们的部队对以境内相关目标发起了45次袭击。这个数字一抛出来,整个地区的神经都绷紧了,平均每天超过6次的打击频率,显然不是闹着玩的。 这45次袭击,胡塞武装几乎动用了全套家当。高超音速导弹凭借数倍音速的优势,多次突破拦截系统;弹道导弹则瞄准纵深目标,精准度让人咋舌;无人机群更是像蚊子一样难缠,贴着低空飞行躲避雷达;连军事快艇都出动了,在红海海域游弋,专找跟以色列有关的船只下手。 被盯上的目标里,一些以色列腹地城市遭了不少罪,而红海沿岸的埃拉特港更是成了重灾区。作为该国南部重要的出海口,埃拉特港接连被轰炸,码头设施受损严重,不少船只吓得不敢靠岸,一度陷入瘫痪状态。更狠的是,两艘不听警告、硬闯禁航区的货轮,直接被快艇击沉在亚丁湾,这一下,整个红海航运圈都炸开了锅。 胡塞武装的态度相当强硬,他们放话出来:只要是跟以色列沾边的货物,别想从这过。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他们的无人机和导弹就像悬在航运线上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有航运公司已经开始绕路,虽然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总比船毁人亡强。 仅仅过了五天,也就是7月15日就又搞了波大的,他们出动3架无人机,对以境内的两个目标进行了“同步袭击”。两架直奔南部内盖夫的军事基地,另一架则再次扑向埃拉特港,显然是要把这个港口彻底打残。 以军当天赶紧出来说,拦截了其中一架,但至于另外两架怎么样了,有没有造成损失,他们没细说。这种含糊其辞的表态,让外界猜测纷纷。 要知道,从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以来,胡塞武装的袭击也没停过,他们说这是在支持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光从今年3月18日到7月10日,以色列媒体就统计到,近60枚弹道导弹落在了以色列境内,更别说那些防不胜防的无人机了。 面对胡塞武装越来越猛的攻势,以色列这边也有了大动作。7月15日,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宣布,要对总参谋部进行大调整,一批高级军官要换岗。官方说是常规人事调整,因为军官任期到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次调整不简单。 涉及的岗位全是要害部门:北方指挥部负责防范黎巴嫩真主党等北部威胁,现在要换人;纵深总部掌管远程打击和特种作战,也得换;连规划与部队设计总局这种负责战略规划的核心部门,都要迎来新领导。这些任命还都得国防部长卡茨点头,新官们几个月内就得到位。 扎米尔说,这么调整是为了让指挥体系更顺畅、更高效,能应对各种安全挑战。这话听着没毛病,但结合最近一周被轰45次、港口都快瘫痪的情况,任谁都能看出点门道。恐怕是之前的指挥体系应对不力,才不得不搞这么一出“换血”。 其实,以也没少还手,他们频繁空袭炸能源设施、毁基础设施,造成了不少人员伤亡。但这么打下来,胡塞武装的攻势不但没减,反而越来越猛,这说明反击效果并不理想。 #军事国际瞭望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