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寒冬还没迈入正轨,乌克兰就已经开始“冻得手脚冰凉”了。 据彭博社10月9日报道,俄罗斯直接切断了乌克兰一半以上的天然气产能,让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现如今,基辅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到处奔走筹钱采购天然气,否则这个冬天就得变成“冰雪奇缘”的现场了。 乌克兰能源遭遇袭击,陷入危机四伏的局面。 2025年10月3日凌晨,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和波尔塔瓦州的天然气设施遭遇了35枚弹道导弹和381架无人机的袭击。 这两个地方可是乌克兰的“气田核心”,关系到全国的能源命脉呀。 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一睁眼,就发现60%的天然气产能没了,意味着全国一半多的自产气生产一下子就歇业了。 这还没算完,十月十号那天,又是一轮更狠的打击,接连不断地冲击着。 泽连斯基在电视里说,这次俄罗斯派出了465架无人机和32枚导弹,主要瞄准发电站、输电线路还有储油库。 结果是九个州直接陷入了停电,基辅附近的高速路上,路灯都熄了,司机们只能靠车上的灯光来照亮前方。 一旦能源中断,老百姓的生活立马就变得不好过起来。 几万户的人家都没了暖气,北方某些地方晚上气温快到零度,老人娃娃们只得用厚被子包裹着取暖。 快要千家工厂都停了工,工人们也只得失望地回乡了。 超市里的取暖用品早就被抢光啦,热水袋、电暖气的货架空空如也,去得晚了,就连厚袜子都买不到了。 日子里的取暖问题还没搞定,“救命气”的买卖又变成了新的难题。 乌克兰在冬天得用58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取暖,自己产不出来,只能进口。算下来,要进口44亿立方米,付出大约22亿美元。 可乌克兰政府的钱袋子里实在不多,也只能向欧盟求帮扶了。 可是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才肯出5亿欧元,欧洲投资银行也只愿意出3亿欧元,换算成美元也就8.8亿,根本不够填补那缺口的一半呢。 而且,更严重的隐患还潜藏在能源供应的关键环节里。 现在掌控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是俄罗斯,而这座电站原本可是乌克兰的重要发电来源。 乌克兰方面说啊,现在那18台柴油发电机,只剩下7台还能用,柴油的储备呢,也就够用10天左右。 要是一旦柴油用完,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出了问题,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真是挺吓人的。 乌克兰的能源困境,主要是因为资源依赖单一,老旧的基础设施跟不上需求,再加上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而且,政治局势不稳定,也让能源政策难以落实,缺乏有效的投资和维护,进一步加剧了这个问题。 可得说,乌克兰目前的能源危机并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实际上是这三年来积攒下来的各种矛盾慢慢堆积而成的结果。 在2022年10月的时候,克里米亚大桥遭遇袭击,导致4个人遇难,这件事情也算是引爆了俄乌之间的能源斗争。 自从那次事件以来,俄罗卜就把冬天袭击乌克兰能源设施当成了“常规操作”,每次都会宣称是在回应军事和能源目标的打击。 那会儿乌克兰只是遭遇了断电的状况,谁也没想到三年后情况会变得这么严重。 导致乌克兰陷入困境的,实际上是2025年头几年间做出的一个重要选择:停止和俄罗斯的天然气过境合同。 你得知道呀,以前从俄罗斯输送到欧洲的天然气,大概有七成是经过乌克兰的管道走的。 乌克兰本来打算借着这条“卡住俄罗斯脖子的路”,既能赚过境费,又能在谈判时占点便宜。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自己用来过冬的廉价天然气,全得靠俄罗斯供应。 协议已结束,俄罗斯的天然气就不进来了,乌克兰自己的气也不够用,等于是把自己的能源后路给堵死了。 俄罗斯这边呢,没有了过境气的担心,打击乌克兰能源设施的动作也更直截了当,专门针对气田和输气管道下手炸。 他们的战术还挺“机灵”:不搞大规模的地面攻势,主要用无人机和导弹瞄准能源设施。 无人机价格实惠,导弹又特别准,打击范围涵盖发电、输电、储油和产气设施,就用最少的钱,让乌克兰的能源网络几乎瘫痪。 还顺便搞几条铁路,断了乌克兰军队的补给线,真是,一箭双雕。 实际上,在俄罗斯的袭击面前,乌克兰也不是束手就擒,试图对俄罗斯的能源设施发起反攻。 2025年6月份的时候,乌克兰袭击了俄罗斯远东的机场;到了九月份,又对俄罗斯的石油化工厂进行了一次打击。 不过乌克兰的实力有限,这些反击行动都比较小,效果也不怎么明显,根本没办法动摇俄罗斯的能源根基。 能源战给乌克兰和欧洲都带来了不少麻烦,影响不小。 这轮能源争夺让乌克兰和欧盟都面对了各自的难题。 乌克兰政府现在真是挺难挺难的,钱也就那么点儿,花掉22亿美元买天然气维持民生,但前线的弹药和补给就没着落,战场局势,可能会变得更被动。 要是把资金重点放到军费上,老百姓冬天没暖气,民心一旦荡然,无疑会带来更 big 的麻烦,后果也就难以收拾。 能源部长格林丘克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现在每天都在权衡取舍,哪个选择都带点风险。 除了得为钱怎么分配发愁之外,修复那些被炸掉的能源设施,可真是难上加难,坑爹的很。 发电站和输气管道炸成了一片废墟,要想把它们修好,不光得动用电力、石油和基础设施这些部门,还得它们齐心协力一起上。 可是那关键设备早就断货了,国外订购还得等好长时间才能到手。 更让人郁闷的是,这边刚修好一点,那边有可能被炸得更厉害,损毁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修补的进度。 乌克兰不好熬,欧盟日子也挺难的,想出手帮忙可又没办法,真是左右为难。 虽然欧盟一直在挺乌克兰,但自己这边的能源供应也捉襟见肘。 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比例已经降到18.3%,不过库存量还比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要少点儿。 要是真遇上一个冷得要命的冬天,自己都觉得不够用啊。 要是再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欧洲那边的气价肯定会往上蹿,老百姓的燃气费已经涨了不少,再往上涨的话,大家肯定会抱怨不停。 更头疼的是,欧盟内部的矛盾也挺激烈的。 斯洛伐克一直靠俄罗斯的天然气过境服务,一听乌克兰把管道切断,也着急了,直接威胁要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 匈牙利也不太支持增加援助,觉得自己的能源安全都没有保证,哪还能有闲心去管别人。 在这样的情形下,想让欧盟内部达成统一看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欧盟真的下定决心提供帮忙,时间方面也已经来不及啦。 从批准到货物抵达乌克兰,最快也得两周啦。 冬天可不是等人的事儿,要是真等到援助到位,老百姓恐怕早就已经在冰冷中熬了半个月。 不管结局怎么样,咱们都希望老百姓能少一点艰难。 结语 还没算好保前线的费用,取暖的钱也没算清楚,核电站的柴油快见底了,乌克兰的冬天,不只是缺气那么简单,难题还不少呢。 参考资料:1. 北京日报:《乌克兰称多地能源基础设施遭导弹和无人机袭击》2025-10-03。2. 新浪财经:《乌克兰天然气产量下降过半》2025-10-09。3. 界面快讯:《俄30枚导弹450架无人机袭乌能源设施》2025-10-10。4. 华尔街见闻:《据知情人士透露,乌克兰本周表示,10月3日俄罗斯对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地区的大规模袭击导致该国约60%的天然气产量中断。(彭博)》2025-10-09。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