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7年3月的时候,毛主席不赞同《新民晚报》主编赵超构提出的“软些,再软些”的办报方针意见,故而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严厉地批评了他:“怎么软些?软到哪里去?报纸文章对读者要亲切些,不摆架子、平等对人,这是对的。但是,更要软中又硬。” 翌年9月17日时,毛主席在上海的时候提出要亲自接见赵超构。由于之前犯过错误,而且还因此写了检查,所以此时的赵超构心中十分担心,以为此次前去又要挨批,故而心情十分忐忑不安。 一路上,他一直心如鼓槌,再三想着此后说话、做事都要万分谨慎。多年后,每当赵超构回忆起此事,总会忍不住地感叹。他说那时候他心里一直打着小鼓,认为必定是去年的事情影响的,所以十分紧张、担心。 但是,当他谨小慎微地走进接待室时,毛主席看到后就立即亲切起身,然后笑呵呵地对在座的人介绍道:“大家看,宋高宗(宋高宗的名为赵构)的哥哥来了!” “宋高宗的哥哥”,原来,这是毛主席早些年给赵超构取的外号,因为宋高宗的名字为赵构,而赵超构的名字中间还多了一个“超”字,故而毛主席打趣道:“你看,你的名字叫超构,比你们那个宋高宗(赵构)高明多了!” 毛主席一句诙谐的幽默打趣,瞬间让赵超构原本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如释重负,再也没有了先前的担心与紧张。 紧接着,毛主席挥手示意让他坐下来,问道:“你之前写的那两篇检查,我都看过了,写检查的心理如何?” 赵超构一听这事,心里仍旧有些拘谨,说道:“当时很紧张,说实话,那时候一连两个星期都没有睡好觉。” 毛主席笑呵呵道:“这没什么,有时候紧张一下也好,睡不好觉也不算坏事。听过那句话没有,没吃过狗肉的人都怕吃,吃过狗肉的才知道香。一个不习惯于自我批评的人,总觉得自我批评可怕。其实,习惯后就会感到自我批评的好处了,所以啊,应该要养成自我批评的习惯啊!” 毛主席没有当面直接批评赵超构,而是通过写检查一事来告诉他:人不要害怕犯错误,犯错误后要展开自我批评,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错误,以后才会不断进步。 紧接着,毛主席拍拍赵超构的肩膀,说道:“以后你还是要多写,千万不要怕哦!” 毛主席这句话,既是对赵超构的鼓励,亦是表明了他对赵超构不放弃的决心。与此同时,毛主席的谈话给了赵超构无限信心,此后心中彻底放下了之前来的沉重思想包袱。 就这样,毛主席的一席话彻底感动、折服了赵超构。他非常激动地起身上前,然后紧紧握住毛主席的双手,说道:“请主席放心,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和叮嘱,此后一定好好努力工作,绝不辜负您和组织对我的期望!”最终,赵超构成了新中国新闻界泰斗,深受世人敬佩、敬重,活到1992年去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