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倒计时72小时,哈马斯刚说“行”,以色列的炸弹又落进学校,和平像外卖,永远迟到。 特朗普9月29号把内塔尼亚胡请进白宫,俩人握完手甩出一张A4,上头列了20条,核心就一句:哈马斯先交48名人质,以色列再考虑停手。内塔尼亚胡当场点头,说“这单子把我想要的都写全了”。白宫把文件拍照发推,配文“历史机遇”,点赞两分钟破十万,评论区却全是加沙网友发的血包照片。 哈马斯没回白宫,先拉了个群,把卡塔尔、埃及、土耳其全拽进来。10月3号晚上,他们在多哈开完小会,发声明:人质可以还,但得慢慢放,72小时太短,得先谈撤军。字不多,句句顶着美国给的期限。特朗普看完直接开直播,说“不交人就让他们见地狱”,顺手把镜头对准办公桌上的核弹公文包,网友截屏疯转。 以色列嘴上答应,身体很诚实。10月3日白天,加沙城又挨一轮空袭,学校、菜市场、难民营三点开花,72条命说没就没。以军发言人傍晚发消息:行动针对“地道里的火箭”,不是针对平民。加沙网友回怼:地道里藏的是老鼠吗,要拿导弹打? 美国给的20条里,人质换的是250个无期徒刑的巴勒斯坦囚犯,再加1700个行政拘留的妇女儿童。算人头,1个以色列人顶35个巴勒斯坦人,加沙律师马塔尔把合同贴墙上,说“这买卖连黑市都不敢这么开价”。更狠的是,以色列撤军不分时间表,只留一句“视安全情况而定”,翻译过来就是: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哈马斯内部也炸锅。政治局想先解燃眉之急,军事派拍桌子:枪交了就是等宰。两拨人凌晨吵到3点,最后折中:人质先放一半,换以色列停火两周,剩下的看撤军进度。方案递给调解人,卡塔尔那边摇头:白宫只认“全放”,半糖不欢。 加沙街头先受不了。9月30号,努赛赖特难民营的女人把锅碗瓢盆敲得震天响,抗议“拿我们孩子换他们坦克”。男人们聚在废墟边抽烟,烟盒上印着特朗普大头,有人拿笔给他画两撇胡子,边画边骂:选总统拿我们刷KPI?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视频,背景是加沙夜色,他说“人质松口是缝,停火才是门”,呼吁两边先别炸,让救护车进去。话音未落,以军推土机把拉法口岸一段围墙推倒,说“查炸弹”,人道车队被堵在埃及侧,司机发朋友圈:干粮只剩两块饼干,吃还是不吃? 欧洲三国英法德凑一起发联合声明,支持20条,但加一句“必须通向两国方案”。以色列外长回得干脆:先解决哈马斯,再谈巴勒斯坦国。沙特、约旦、埃及等八国外长连夜开视频会议,会后公报里出现“警惕单边方案”六个字,被阿拉伯媒体圈出,说是给美国留面子,也给以色列敲警钟。 特朗普不管这些,他盯着国内选票。10月4号早上,他打电话给福克斯,说“要是哈马斯识相,我下周就能在白宫草坪办派对”。主持人问:要是他们不识相呢?特朗普笑:那就让航母说话。节目播出半小时,支持率涨两个点,军工股跟着飙升,网友晒图:和平没涨,炸弹涨。 加沙城里,普通人只信声音。白天听战机呼啸,晚上听调解人打电话。一个父亲带着三个娃躲在地下室,手机电量只剩7%,他刷到哈马斯说“愿意谈”,又刷到以军说“继续打”,他把两条新闻给孩子看,说:你们信哪个?小孩指了指天花板:听,炸弹答话了。 时间走到10月5号18点,白宫把时钟放上网,倒计时滴答滴答。哈马斯没再发声明,以色列坦克继续往加沙城北推,特朗普发最后一推:还有几小时,让他们选。网友留言:选项里有“活着”吗? 和平像加沙的网,信号满格就是连不上。人质能不能回家、炸弹能不能歇火、特朗普能不能剪彩,全挤在72小时里。倒计时归 zero 那一刻,谁松手谁背锅,答案也许跟废墟里的手机一样,屏碎成渣,还在亮。 你说,这倒计时结束后,第一个响的是掌声还是炮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