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高层怕是做梦都没想到,当初自己抡得呼呼作响的关税大棒,竟然成了个回旋镖,不偏不倚,正中自己的脑门。眼下最新的消息是,外长安妮塔·阿南德正打包行李准备飞往中国。去干嘛?彭博社捅破了窗户纸,说白了就是去求饶的:大哥,您高抬贵手,把反制措施给撤了吧。 这画风转变得也太快了。曾几何时,加拿大跟着美国屁股后面,对付中国那叫一个“冲锋在前”。现在这副急着灭火的狼狈样,真是让人看了直摇头。这哪是什么外交访问,分明就是一趟“认错之旅”,从主动找茬到被动求和,这过山车坐得,够刺激。 这一切都得从去年10月说起。当时加拿大政府一拍脑门,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直接加征100%的关税,钢铝产品也没放过。嘴上说得好听,是为了“保护本国工业”,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就是演给美国看,顺便转移下国内矛盾嘛。可惜,他们好像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今天的中国,可不是那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软柿子了。 自己挖的坑自己填 别看加拿大地图上那么一大块,真到了国际博弈的牌桌上,它的分量还真没那么重。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它犯了个致命的错误,总以为抱紧美国的大腿就万事大吉,可以为所欲为。孟晚舟事件的伤疤还没好利索呢,教训是一点没记住。 军事上,它屁颠屁颠地跑去凑“印太战略”的热闹,派军舰到中国家门口晃悠,还拉上日本、澳大利亚搞军演,存在感刷得满满的。政治上更是小动作没停过,一会儿炒作“中国干预内政”,一会儿又无端驱逐外交官,连最基本的外交脸面都不要了。 真正把火点着的,还是经济上那套组合拳。特鲁多政府上来后,更是变本加厉,不仅给中国钢铁加了25%的基础关税,还带了个恶毒的附加条款:出口量要是超过去年,对不起,再追加50%的惩罚性关税。电池、半导体、太阳能板,凡是贴着“中国高科技”标签的,几乎都被加拿大用高关税给堵死了。 这一通猛如虎的操作,背后是加拿大的一场豪赌。它赌的是,我给美国当马前卒,大哥总得在后面给我撑腰吧?更重要的是,它赌中国会跟以前一样,忍气吞声,大事化小。可惜啊,它猜错了开头,更没料到这结局。 打蛇打七寸这招够狠 中国的回应,那叫一个干脆利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到了今年3月,中国商务部果断亮剑,宣布对从加拿大进口的菜籽油、豌豆这些要害农产品,直接加征100%的关税。猪肉和水产品也跑不掉,被课了25%的重税。这一招,真是打在了七寸上。 加拿大的那几个农业大省,可是它的经济命根子。而中国精准打击的这些农产品,恰恰就是这些省份的饭碗。特别是菜籽油,加拿大九成的出口都指望着中国市场,每年可是36亿美元的大生意。中国这一刀下去,等于直接给它的大动脉来了个“外科手术”,瞬间就让它尝到了失血的滋味。 如果说3月份的反击只是个警告,那8月份的行动简直就是最后通牒。8月12日,中国商务部正式裁定,加拿大出口的油菜籽存在倾销。两天后,一个堪称毁灭性的措施落地:所有向中国出口油菜籽的加拿大公司,都必须先交一笔高达75.8%的保证金。 这笔保证金就像一堵墙,直接把加拿大出口商的利润干成了零,甚至是负数。没钱赚,谁还做你生意?订单瞬间清零。更让加拿大绝望的是,中国这边早就留了一手,扭头就跟澳大利亚把油菜籽进口协议给签了。这信号再明白不过了:中国市场的大门不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旋转门。你走了,有的是人补位。你想再回来?先掂量掂量自己付不付得起这个价。 这回旋镖打得是真疼 当中国的反制措施一落地,加拿大才真切体会到什么叫痛彻心扉。白花花的订单一夜蒸发,西部地区那4万多名油菜籽种植户,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家家户户损失几万美元,堆积如山的农产品卖不出去,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快就来了。加工厂减产裁员,运输业一片萧条,农民们的怒火从田间地头一路烧到了国会山。萨斯喀彻温省这些农业重镇,抗议声一浪高过一浪,地方政府顶不住了,开始向联邦政府施压,总理特鲁多的支持率也跟着一路狂跌。 内外交困之下,加拿大本能地回头找“大哥”美国。结果呢?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可不是说着玩的,非但没帮忙,反而继续对加拿大的钢铝产品征税,甚至放话要对加拿大的木材和奶制品再加征250%的关税。这下加拿大彻底傻眼了,所谓的“兄弟情”,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连张纸都不如。你为他两肋插刀,他却在背后捅你一刀。 走投无路,加拿大高层总算知道疼了,开始放低姿态。总理特鲁多在联合国大会上改了口风,说愿意和中方搞“建设性交流”。现在,外长安妮塔·阿南德更是要亲自上门“求情”。这一系列变化,虽然嘴上没说,但脸上“我错了”这三个字,已经写得清清楚楚。 结语 那么,加拿大外长这趟“求和”之旅,能有多大用?说实话,不乐观。外交是实力的延伸,谈判桌上靠的是筹码,不是嘴皮子。可悲的是,加拿大手里能打的牌,实在太少了。 它可能会说,我取消对你们电动车和钢铝的关税。但这听起来像让步,实际上不过是“纠正错误”罢了。把自己打出去的拳头收回来,就想换中方让步?这想法也太天真了。中方的立场早就说得很明白,你停止歧视性做法,我的反制措施自然就没必要存在了。 也许,加拿大还会拿出点能源合作的空头支票,比如卖点液化天然气。但这同样没啥吸引力。中国的能源进口早就多元化了,中亚、俄罗斯、中东,选择多的是,不差你加拿大一个。远水解不了近渴,这种长期项目,根本解决不了眼前的关税危机。 反观咱们这边,态度一直很明确。中国外长王毅早就对阿南德说过,中国反对无端打压中国企业。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的话说得更直白:中方的反制不是永久的,但前提是,加方必须拿出“切实的诚意和行动”。 一次访问,几句漂亮话,就想让中国收回成命,未免太小看中国的决心了。这场由加拿大一手挑起的闹剧,主动权早就不在它手里了。这趟访华,与其说是来谈判,不如说是来接受考验。加拿大是不是真的愿意放下身段,做出一个独立的、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正确判断,将决定两国关系的未来。如果还抱着耍小聪明、说空话换好处的幻想,那这次访问,注定只是一场白忙活。世界已经变了,合作要讲平等和尊重,这个道理,加拿大是时候该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