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的 “太空巨无霸” 真的成了!当地时间 10 月 13 日晚,得州博卡奇卡发射场的探照灯划破夜空,121 米高的星舰带着 7600 吨推力直冲云霄,1 小时后精准落入墨西哥湾 —— 这是它第 11 次试飞,终于完整 “活着回来” 了。 11 次 “爆炸试错” 后,马斯克赌赢了 发射前,没人敢打包票。毕竟这 10 年来,星舰要么升空就炸,要么重返大气层时解体,连第 10 次试飞都因防热瓦脱落受损。马斯克站在直播镜头前,盯着屏幕里的钢铁巨物,手指不自觉攥紧。 “点火!” 指令落下,33 台猛禽发动机喷出白光,星舰像箭一样窜向太空。2 分钟后,助推器顺利分离;40 分钟时,飞船在太空重启发动机;1 小时 17 分,“精准溅落” 的消息弹出,控制中心瞬间沸腾,马斯克终于笑了:“它回家了。” 这可不是简单的 “飞一趟”,而是完成了航天人盼了几十年的 “再入闭环”—— 从发射、入轨到重返地球,全程没爆炸、没解体。为这一天,SpaceX 砸了超 50 亿,光发射基地就花了 30 亿,每次试飞都烧掉数千万。 三大卡脖子难题,这次全解决了 星舰的核心不是 “飞上去”,而是 “反复用”,就像飞机一样落地就能修、修完再起飞。之前卡了 10 次的三个难题,这次全迈过了坎儿。 最要命的热防护系统终于扛住了 —— 重返大气层时温度堪比火山岩浆,过去防热瓦总像烤化的饼干往下掉。这次升级的强化隔热瓦不仅没掉,温度还比预期低 30%,甚至故意移除部分测试的 “脆弱区域” 都没事。 发动机也靠谱了。之前再入后要么点不着火,要么熄火失控,这次在离海面 10 公里处稳稳重启,把飞船精准 “送” 进预定海域。连最笨重的助推器都实现了受控落水,离像猎鹰 9 号那样垂直着陆只差一步。 业内都说,这一下把可复用火箭的门槛踩碎了。以前发射一次要几亿美元,未来星舰可能只要几百万,跟跨洋航班票价差不多。 烧的 50 亿,到底值不值? 有人说马斯克疯了,烧 50 亿就为了让火箭 “落水”。但懂行的都知道,这钱烧在了刀刃上。 对 NASA 来说,这是 “救命稻草”。他们的 “阿尔忒弥斯 3 号” 登月任务,指定星舰当登月舱。之前还担心 2028 年载人登月要黄,现在 NASA 局长松了口气:“星舰成了,登月就稳了”。 阿尔忒弥斯 3 号 对商业航天来说,这是 “颠覆信号”。以前太空是国家的游戏,现在亚马逊、蓝色起源都盯着星舰的进度。要是星舰能每周发射一次,以后发卫星可能比寄快递还方便。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是 “太空门票” 的前奏。星舰能拉 150 吨货物上天,相当于送一辆坦克去太空。等技术成熟了,建月球基地、送火星补给都不是梦,说不定哪天真能买张票去太空看地球。 下一站:年底试 “星舰 V3”,目标垂直着陆 马斯克已经放出消息,年底前要测试星舰 V3,下次目标是让助推器垂直着陆、飞船完整回收。要是成了,星舰就真成 “太空飞机” 了 —— 今天发射,明天翻修,后天再飞。 想想那画面:星舰早上送星链卫星上天,中午飞回发射场加油,下午又能带科研设备出发;宇航员坐它去月球度假,一周后坐同一艘船回来;甚至未来,普通人花点钱就能体验太空漫游。 马斯克:星舰V3将成人类首款“万吨巨箭” 有人说马斯克是 “疯子”,但正是这个 “疯子”,把 “可复用火箭” 从幻想变成了现实。第 11 次成功不是结束,而是太空时代的开始。 你觉得,咱们离买 “太空机票” 还有多久?评论区聊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