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边境最近的军事冲突,最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了一份停火协议。但这停火,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握手言和,更像是一笔算得清清楚楚的“账”。 赢家觉得该收手了,输家则急着止损。这纸协议墨迹未干,背后却清晰写着各方的得失与盘算。冲突的核心,还是那些老问题:柏威夏寺和塔莫安通寺附近的领土争议。 这些法国殖民时期埋下的雷,一直到现在都时不时炸一下。最近的冲突可不轻,死了不少人,还有好几万老百姓被搞得有家不能回。 整个区域的稳定,说实话,当时挺悬的。正是在这种节骨眼上,外面不少大国才坐不住,开始张罗着劝架。 炮火下的算账 这场仗打到后面,谁输谁赢,基本就明牌了。泰军在边境线上的进展可不小。他们控制了争议地区大概90%的土地。 更关键的是,好几个战略要点,那些制高点,也全被泰国军队拿下了。对泰国代理首相普坦来说,仗打到这份上,目的基本都达到了。 这时候停火,正好能“借驴下坡”,趁着大伙劝和,把到手的利益稳稳地保住。这叫见好就收,策略很明智。 而柬埔寨这边,情况就比较惨了。他们的王牌部队——第七师,在这场冲突里吃了大亏,损失惨重。 最让人意外的是,这支部队的军师长竟然也在冲突中阵亡了。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肯定清楚,军事实力跟泰国差距太大了。 要是再打下去,只会是更大的损失。所以,接受停火,对洪玛奈政府来说,就是一种“果断认输”,及时止损。 大国牌局,谁是真玩家? 除了战场上的胜负,外面这些大国的介入,也给停火协议的达成加了一把火。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介入,那方式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 冲突刚起来那阵子,特朗普也尝试打电话劝和,结果却不太灵。据说电话刚挂,双方又打起来了。 接着,他就开始拿贸易协议说事儿了。威胁泰柬两国,要是再打,就不签贸易协议。这可真是“关税大棒”式的劝架。 协议签了以后,特朗普立马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这功劳主要归他美国。这种把地缘政治跟贸易利益捆绑,还急着抢功的做法,让当事国心里估计五味杂陈。 中国在这事儿上,扮演的角色就挺不一样了。作为邻国,中国一直积极推动泰柬双方在东盟的框架下好好谈。 中国更像是给双方搭了个台子,让大家能坐下来解决问题。这种不附加任何条件的促谈,更注重和平发展和睦邻友好。 最终,泰柬两国都公开对中国的帮助表示了感谢。这说明,中国的调解,确实是真心实意地在帮区域稳定。 当然,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也功不可没。他不仅在7月28日下午邀请泰柬代表团到吉隆坡开会,还亲自主持。 会后,安瓦尔总理第一时间宣布,停火协议在7月28日午夜正式生效。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甚至还要派工作小组。 这个小组的任务就是全程监督协议的落实情况。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东盟国家在维护区域和平上的积极努力。 和平就到头了? 这份在7月28日午夜生效的停火协议,虽然让泰柬边境暂时安静了下来,但根本性的矛盾可一点没解决。 柏威夏寺那些核心争议区的归属问题,1962年国际法院的判决,泰国到现在都不认。这颗“雷”还在那儿呢,随时可能再炸。 更别说,边境上的炮火刚停,新的压力又来了。特朗普政府说了,解决完冲突,贸易谈判还得继续推进。 这等于跟泰柬两国说,仗打完了,新的“谈判”又要开始了。对他们来说,这肯定又是新的艰难博弈。 按照协议,7月29日上午7点,区域指挥官们就得开个非正式会议,评估当前局势。8月4日,两国还要在柬埔寨举行边境联合委员会会议。 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之间的直接沟通渠道也要恢复。这些后续步骤都预示着,想彻底解决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说,这次泰柬边境的暂时停火,真不是什么和平的伟大胜利,更像是一张各方在清点完战场“账本”后,暂时签下的“休战支票”。它暂时止住了流血,却根本没解决分歧。这份脆弱的和平,能不能长期兑现,还得看未来的利益平衡怎么演变。 |